首页 > 方案 > 问答 > 中心电端什么意思,心电图导联如何连接

中心电端什么意思,心电图导联如何连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2 03:00:36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心电图导联如何连接

心电图导联分为联肢体导联和胸导联,它们的连接方法如下:一、心电图肢体导联连接法:(1)右上肢:红线。(2)左上肢:黄线。(3)左下肢:绿线。(3)右下肢:黑线。二|、心电图胸导联连接法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同V4水平。V6:左腋中线同V4水平。V7:左腋后线同V4水平。V8:左肩胛线同V4水平。V9:左脊旁线同V4水平。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注意:V5~V9导联水平均是指同V4水平,并非指的是都在第5肋间。V1~V6接线颜色顺序为红、黄、绿、褐、黑、紫。扩展资料:心电图导联的监测意义:1、12导联监测系统能及时反映心肌缺血事件,70%~90%的心肌缺血是通过心电图发现的,而临床上常无症状。2、对有心肌缺血危险的患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12导联ST段持续心电监测,能及时发现急性心肌缺血事件,尤其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事件,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3、室性心动过速与伴有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单一使用Ⅱ导联很难准确区别。正确区别两者的最好导联是V和MCL(P波和QRS波群的形态最清楚)。4、评估异常心脏节律时,使用多导联比使用单一导联更正确。5、12导联监测系统比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更能准确及时了解患者有无心律失常,以及心律失常的种类、发作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和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6、持续12导联心电监测对确定心律失常的性质、选择诊断治疗手段、观察治疗效果十分重要。7、12导联监测系统也有其局限性在临床应用中,易受干扰等。当患者体位改变或电极片使用一段时间后,屏幕上会出现很多的干扰波,会影响心电图的判断分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导联如何连接

2,心电图报告里的那些代码都是什么意思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一般来说这些是心电图中的导联,可以帮助判断疾病(心脏病)发病部位。如判断是心脏的前壁、后壁侧壁等发生疾病或病变等。Ⅰ Ⅱ Ⅲ为标准导联:第一导联(简称互),右臂(-),左臂(+);第二导联(简称Ⅱ),右臂(-),左足(+);第三导联(简称Ⅲ),左臂(-),左足(+)。aVR aVL aVF 为加压单极肢导联: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如探查电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在左臂则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在左腿则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v1 v2 v3 v4 v5 v6为单极胸导联 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法),把中心电端和心电描记器的负端相连,成为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导联,电极的位置是: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1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喜欢小妹请小主帮小妹留下5?赞,在此诚心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您天天快乐!? 提问 心电图1572是什么意思 回答 一般来说这些是心电图中的导联,可以帮助判断疾病(心脏病)发病部位。如判断是心脏的前壁、后壁侧壁等发生疾病或病变等。Ⅰ Ⅱ Ⅲ为标准导联:第一导联(简称互),右臂(-),左臂(+);第二导联(简称Ⅱ),右臂(-),左足(+);第三导联(简称Ⅲ),左臂(-),左足(+)。aVR aVL aVF 为加压单极肢导联: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如探查电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在左臂则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在左腿则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v1 v2 v3 v4 v5 v6为单极胸导联 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法),把中心电端和心电描记器的负端相连,成为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导联,电极的位置是: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1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喜欢小妹请小主帮小妹留下5?赞,在此诚心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您天天快乐!? 更多3条 

心电图报告里的那些代码都是什么意思

3,心电监护的基本原理

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在人体体表特定两点间的电位差(即导联)变化,来反映心脏的工作状态。 心电-心脏节律性的收缩、舒张是血液在血管中循环的动力源泉,心肌细胞的兴奋和兴奋传播是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所有心肌细胞膜生物电活动的整体就构成了心电信号。心电图-心电信号经过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在体表利用心电电极监测这种信号并将其在时间轴上描记出来就构成心电图。监护仪一般都可监护多导或十二导心电(ECG),并可对ECG波形做进一步分析,如:心率失常分析、起搏分析、ST段分析。监护ECG并不能完全代替标准心电图机,目前监护的ECG波形一般还不能提供心电波形更细微的结构,而且两种仪器在测量电路中的带宽也不一样。心电监测分为心律(节律)监测和心率(速率)监测。所谓心律,是指心跳的规律性,即每一次心跳与下一次心跳的周期是否相等;所谓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律和心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心电电极----连接到人体体表,用来监测心电信号的传感器。心电导联----连接到人体体表的任两个心电电极所组成的回路。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1导=左手电压-右手电压2导=左腿电压-右手电压3导=左腿电压-左手电压1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L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同样2导联将左下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下肢(F)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F的电位高于R时,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3导联将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左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联,反映左下肢(F)与左上肢(L)的电位差。当F的电位高于L时,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标准导联只是反映体表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而不能探测某一点的电位变化,如果把心电图机的负极接在零电位点上(无关电极),把探查电极接在人体任一点上,就可以测得该点的电位变化,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单极导联。Wilson提出把左上肢,右上肢和左下肢的三个电位各通过5000欧姆的高电阻,用导联线连接在一点,称为中心电端(T)。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中心电端可以与电偶中心的零电位等效。在实际上,就是将心电图机的无关电极与中心电端连接,探查电极连接在人体的左上肢,右上肢或左下肢,分别得出左上肢单极肢体导联(VL)、右上肢单极肢体导联(VR)和左下肢单极肢体导联(VF)。由于单极肢体导联(VL、VR、VF)的心电图波形振幅较小,不便于观测。为此,GOLD-BERGER提出在上述导联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方法是在描记某一肢体的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相连接的高电阻断开,这样就可使心电图波形的振幅增加50%,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分别以AVL、AVR和AVF表示。AVR=右手电压-威尔逊中心端电压AVL=左手电压-威尔逊中心端电压AVF=左腿电压-威尔逊中心端电压单极胸导联V1-V6=胸部电压-威尔逊中心端电压胸导联也是一种单极导联,把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这种导联方式,探查电极离心脏很近,只隔着一层胸壁,因此心电图波形振幅较大。常用的几个胸导联位置,V1,V2导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V3,V4介于两者之间。 A、肌电干扰B、运动干扰C、电极接触干扰D、外电设备干扰;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1、缺氧 2、发热 3、血压早期下降 4、失血 5、药物 6、异位节律等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1、极度缺氧 2、心肌缺血 3、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4、危重情况 5、室颤-停搏死亡 6、传导阻滞 7、电解质高钾情况下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率为每分钟心脏有效搏动产生脉搏的次数。正常情况下,心率等于脉率,在心脏功能不好或心律紊乱的情况下(如房颤病人),脉率可小于心率。心率的正常值:成人 60-100次/分2-3岁小儿 100-120次/分1岁以下小儿 110-130次/分新生儿 120-140次/分

心电监护的基本原理

文章TAG:中心电端什么意思中心心电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