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 > 问答 > 中国田家寨在什么地方,家育星在中国的哪些地方

中国田家寨在什么地方,家育星在中国的哪些地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6 20:08:45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家育星在中国的哪些地方

很多
上海

家育星在中国的哪些地方

2,中国最冷的地方和最热是哪里

中国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省的漠河。漠河是一个位于中俄边界的小村庄,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六十度,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七十~零下八十度,十分的寒冷。夏天的平均气温也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因此漠河的人口数量不多。 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夏季最高气温有过49.6℃的纪录,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因此这里自古有“火洲”之称。

中国最冷的地方和最热是哪里

3,中国死海在哪里

四川省遂宁充市境内的大英县
中国死海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 所属地区:四川 遂宁市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是四川旅游产业的又一大新亮点,是北纬30度上的又一神奇的景观,其海水(盐卤水)来源于 3000公尺的地下,出口温度高达 87 摄氏度,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海水中富含钠、钾、钙、溴、碘等 40 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验证,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理疗作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时,可以达到八个小时睡眠的功效。 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依山傍水而建,规划控地 5000 亩,总投资 10 亿元人民币。 再现了一亿五千万年以前古盐湖盆地地下死海的独特丰姿, 旅游度假区以“死海漂浮”为主,结合了保健、疗养、休闲、现代水上运动等要素,建设形成的一个集健康性、时尚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拥有目前 国内最大的内陆海滨恒温浴场,在这里,游客春、夏、秋、冬四季均可漂浮畅游。是 国内目前最大的室内“死海漂浮”浴场及水上世界。它的建筑跨度 114 米 , 是目前 亚洲最大跨度的民用建筑。室外死海漂浮区面积约 3 万平方米 , 可同时容纳上万人在水中漂浮。中国死海,一个只生产快乐,不长水草的地方。数千年前的灿烂文明,经重新挖掘,终于在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得以重现人间。
四川遂宁,成南高速路边

中国死海在哪里

4,盘锦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盘锦在中国的东北方。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东、东北邻鞍山市辖区。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辖区,南临渤海辽东湾。市区距省城沈阳市155公里;西距锦州市102公里;南距营口市65公里,鲅鱼圈港146公里,大连港302公里;东距鞍山市9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之间。总面积4 071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2.75%。 盘锦市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隶属辽宁省。辖2个区、2个县,即双台子区、兴隆台区、盘山县、大洼县。 2005年,区、县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08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社区居民委员会178个。 双台子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即东风、胜利、辽河、红旗、建设、石油、化工、双盛、铁东;共有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 兴隆台区辖18个街道办事处,即:振兴、兴隆、渤海、新工、于楼、高升、曙光、友谊、红村、平安、新生、欢喜、沈采、茨采、锦采、兴海、兴盛、创新;共有10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委员会。 盘山县辖9个镇,即:沙岭、坝墙子、高升、胡家、东郭、羊圈子、石新、太平、古城子;辖5个乡,即陈家、吴家、大荒、甜水、陆家;共有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55个村民委员会。 大洼县辖10个镇,即大洼、田庄台、二界沟、田家、新开、东风、西安、清水、新立、新兴;辖4个乡和1个民族乡,即:赵圈河、王家、唐家、平安和荣兴;共有2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委员会。 是辽河油田机关以及中国石油总公司总部所在地

5,中国的北京时间授时地方在哪里

北京时间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
什么是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不是北京当地的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即24个时区,每一时区跨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位置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那么北京时间是在哪里进行计算和发布的呢?是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国家授时中心。之所以选择这里,是考虑:陕中地处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公里,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当地地质构造稳定,授时中心因地震等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由于其重要性,建立在内陆地区比较安全。 如今我们所说的1秒,其实就是铯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经历的时间,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义的。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 196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成。 1970年12月15日,时间城开始向全国进行短波广播。半径达300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后耳熟能详的“……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几乎没人知道,这全国统一的“北京时间”就是从这么荒僻的山区,这个神秘的大院播出的。

6,中国十大珍贵树种有哪些

中国十大珍贵树种有珙桐、海南黄花梨、红酸枝、百山祖冷杉、华盖木、膝柄木、羊角槭、广西火桐、中国台湾杉、桫椤。这些树是植物界的瑰宝,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去保护他们。珍贵树种属于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树种,而且目前数量都有限,因此国家将这些植物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在植物王国里,同样有着珍稀植物,它们是植物界的国宝,我们人类应尽自己所能去爱护它们。中国十大珍贵树种1、珙桐珙桐甚至已经成为了植物界的“活化石”,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可生长到15~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它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不过生长位置比较受限,只在中国四川和湖北等地区被人们发现,其他位置还没有出现它的踪迹。2、海南黄花梨黄花梨也叫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原产地是在海南岛吊罗山尖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年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由于黄花梨的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因此被列为五大名木之一,现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红酸枝红酸枝也是国内珍稀树种之一,是热带常绿的大乔木,北方人都称它为“老红木”,而在广东、广西称为“酸枝”。红酸枝木的新切面有一股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所以称之为酸枝,属于隶豆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4、百山祖冷杉百山祖冷杉属于松科冷杉属,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树种,这种树十分珍惜,目前仅仅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被发现。据调查,现仅存有3株,属于松科常绿乔木,正面临濒临的边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5、华盖木华盖木属于木兰科常绿乔木,属于国家稀有树种,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它的成株过于稀少,天然更新的能力较低,因此物以稀为贵,自然华盖木也就成了国家稀少物种之一。6、膝柄木它是属于常绿乔木的树种,现仅存10株,树种稀少,而且正面临边沿处,属于国家2级保护植物。膝柄木原产自广西西南部,对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7、羊角槭羊角槭是一种落叶乔木,特产于中国浙江。这个树种在现在仅存4株,槭树科是落叶乔木,是国家2级保护植物,原产于日本北海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遗留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8、广西火桐它属于落叶乔木的树种,是国家2级保护植物,木材纹理直,材质柔嫩,容易加工,而且高温加热也不会开裂,是制作家具、胶合板的上等用材,因此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9、中国台湾杉中国台湾杉是中国台湾特有的一种树种,一般生长在中国台湾1500-2000米的高山上,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因为以前非法伐木的猖獗,这种树木已经濒临灭绝。10、桫椤桫椤也被称为蛇木,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树木。因为它是一种木本的蕨类植物,也就是唯一成树的蕨类植物,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蕨类植物,作用也是比较大的,不仅可以入药还有一定的观赏性。

7,中国各个朝代的中央和地方的监察机构分别是什么

古代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  (二)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南朝建立了专门负责规谏的集---书省。  (四)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并立局面。  (五)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至元朝,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  (六)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这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
1.秦汉: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监察2.隋唐:御史台4.宋朝:枢密5.元朝:御史台6.明清:内阁(大学士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监察
战国  战国时期,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秦  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之后便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备。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以贰丞相,御史府为其官署,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汉  汉承秦制,但较秦制更严密。在西汉,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在地方上,西汉初年废监御史,由丞相随时委派“丞相史”,分刺诸州。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叫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1人,为专职监察官,以“六条问事”,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丞相府设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朝官如谏大夫加官给事中,皆有监察劾举之权。郡一级有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帝时,会侍御史二人掌法律文书,也有评断决狱是非之权。因特别使命而设的符玺御史、治书御史、监军御史、绣衣御史(亦称绣衣直指)等,分别行使御史的职权。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御史府改作御史台,由御史中丞主管监察事务。东汉时,御史台称宪台,仍以御史中丞为长官,但职权有所扩大。御史台名义上转属少府,实为最高的专门监察机关。它与地位显要的尚书台、掌管宫廷传达的谒者台,同称“三台”。东汉侍御史,掌纠察;治书侍御史,察疑狱。把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包括1个司隶(中央直辖区)和12个州。司隶设司隶校尉1人,地位极为显赫,朝会时,与尚书台、御史中丞一样平起平坐,号曰“三独坐”。司隶校尉负责监察除三公以外的朝廷百官和京师近郡犯法者。每州置1刺史,用以监察地方政情、受理案件、考核官吏。由于事权混杂,后来刺史逐渐变为凌驾于郡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失去了监督地方的作用,故改称州牧,州也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的监察制度便基本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态。各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不一,但体制与汉代相同,亦有部分变化。魏晋时,御史台不再隶属少府,而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南梁、后魏、北齐的御史台(亦称南台)和后周的宪台,仍以御史中丞为主官,北魏称御史中尉。由于监察长官权势日大,出现了防范监察官员犯法渎职的规定。群臣犯罪,若御史中丞失纠,也要罢官。魏晋以后,为防止监察机构徇私舞弊,以发挥其监察效能,明确规定大士族不得为御史中丞。晋以后,御史中丞下设殿中御史、检校御史、督运御史等,分掌内外监察之权。此时,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此外,御史“闻风奏事”的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形成。隋唐时期  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代发展了隋代的监察制度,使监察机构更趋完备。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称宪台,大夫称大司宪。武则天时,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中宗后又改为左右御史台。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下设三院:①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②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③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前)。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先后称为按察史、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唐代进一步扩大了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御史台享有一部分司法权,有权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案件。   谏官系统在唐朝也趋于完备。谏官的设置,秦汉时已有,魏晋南北朝时有较大发展。至唐代,中央朝廷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匡正政治上的得失,以谏诤为任。门下省置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其中右补阙、右拾遗隶中书省)、给事中等职,举凡主德缺违、国家决策,皆得谏正。其中给事中掌封驳(即复审之意)诏制,权力更重。宋  宋代监察机构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而加强。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如设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此外,路一级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也负有监察州县的责任。为保证监察御史具有较多的从政经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从此开御史滥用职权之例。御史可以直接弹劾宰相,亦有劝谏之责。御史台还有权分派御史参与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元  元代中央设御史台,御史大夫秩高从一品,“非国姓(蒙古贵族)不以授”(《元史·太平传》)。还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其组织与中央御史台相同,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这是元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明  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战时,御史监军,随同出征。   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礼、户、吏、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1人,左右都给事中各1人,给事中若干人。凡六部的上奏均须交给事中审查,若有不妥,即行驳回;皇帝交给六部的任务也由给事中监督按期完成。六科给事中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科道官虽然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活动范围极广。因此,对科道官的选用十分严格。同时还规定,对监官犯罪的处分比一般官吏要重,“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清  清代监察机构沿袭明代,又有所发展。在中央,仍设都察院。早在入关之前,皇太极即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弊,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各级官吏均置于都察院监督之下。清代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他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员共同参与朝廷大议。都察院下设15道监察御史(清末增至22道),专司纠察之事。雍正年间,专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共同负责对京内外官吏的监察和弹劾。唐代的台、谏并列,明代的科、道分设,清代的科、道则在组织上完全统一。监察权的集中,是清代监察制度的一大特点。   清代,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到宣统年间,新内阁成立,都察院被撤销。作用与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清□除害,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它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同时,由于封建政权和封建官吏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监官本身因贪赃枉法而获罪者也不乏其人。
文章TAG:中国田家寨在什么地方中国田家寨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