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 > 问答 > 细菌三型涂片怎么画,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如何画红细胞和白细胞

细菌三型涂片怎么画,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如何画红细胞和白细胞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2 10:42:48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如何画红细胞和白细胞

3H铅笔作图,白细胞细胞核为马蹄形 红细胞无细胞核 暗的地方用阴影表示,要有各部分注解

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如何画红细胞和白细胞

2,细菌怎么画

00:00 / 01:07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细菌怎么画

3,初一生物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都可以做成或

植物标本或动物标本
临时装片 永久装片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初一生物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都可以做成或

4,细菌涂片怎么制作

实验准备材料:酒精灯、接种环、染液、载玻片、菌种、生理盐水等步骤:1.取一块干净无菌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要保证接种环是无菌的。3.待接种环冷却后从固体培养基上挑取少许菌落,注意挑取菌落不宜太多,避免造成细菌堆积。4.将接种环挑取的菌落与置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上混匀,形成直径约1cm的涂面,要薄而均匀,使细菌呈现单层分布,涂匀后再次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烧灼灭菌。5.干燥:置于室温自然晾干或者使用吹风机或者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晃动使其干燥。6.固定涂片:干燥后,手拿载玻片的一端将涂面向上在火焰上快速来回均匀通过2-3次,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反面触及手背部皮肤感觉热而不烫为宜,时间不宜太长。扩展资料:实验注意事项:1.接种环必须要圆滑平整,使用前后必须在酒精灯上烧灼灭菌。2.注意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名称及日期。3.涂片不要太厚,要均匀。4.涂片固定时一定要把握时间和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菌体破坏。

5,细菌涂片怎么制作

1、涂片的制作有一定要求,即涂片不能太厚,细菌在涂片中应呈单层分布。2、为了观察细菌的典型形态,应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进行涂片。 步骤及注意事项: 1.涂片:取清洁无油玻片一块,置火焰上通过数次,用烧灼并冷却了的接种环取菌液1~2环,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中央(直径1~1.5 cm)。 玻片无菌,接种环烧灼并冷却后使用,涂布应均匀。 2.干燥:涂片放室温自然干燥;也可将标本面向上,在离火焰约15 cm高处微微加热烘干,切勿靠近火焰;或用电吹风吹干。 3.固定:常用加热固定法,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使菌体较牢固粘附于载玻片,防止其在染色时被染液和水冲掉,其二是杀死细菌;其三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使细菌形态固定。其四是可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从而使细菌易于着色。固定的方法是手执载玻片一端,标本面向上,在火焰外焰上水平地以钟摆速度来回通过3次,注意温度不宜太高,以玻片反面触及手背部皮肤感觉热而不烫为宜。 注: 若取菌落涂片,则需先用接种环取0.9% 氯化纳(NaCl)1~2环置载玻片上,再用烧灼且已冷却的接种环取菌落少许放在0.9% NaCl内研磨均匀,涂成直径约1~1.5 cm的菌膜。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方可放回原处。其它步骤同上2,3

6,大肠杆菌如何合成ATP

大肠杆菌是兼性厌氧型的原核生物,它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膜上,因为细胞膜上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氧呼吸可以生成ATP;当然,它进行无氧呼吸时也能产生少量的ATP,此时细菌生长分裂较慢。 而有氧呼吸 是用糖分物质(多为单糖)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与二氧化碳 无氧呼吸是用糖分物质自己分解生成ATP与酒精 大肠杆菌合成ATP主要是有氧呼吸,现在给出各个阶段: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A、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酶;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C6H12O6酶→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B、第二阶段: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2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 C、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   [H]是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这一过程中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Ⅰ(NADP+)转化成还原性辅酶Ⅰ(NADPH)。   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而无氧呼吸主要在细胞基质内.   有氧呼吸需要分子氧参加,而无氧呼吸不需要分子氧参加   有氧呼吸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分解产物是:酒精或者乳酸   有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多,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 接受任何追问,希望您能满意,谢谢!
2.1 产能代谢 大肠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其营养类型为化能异养。呼吸类型为: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和发酵产能。   2.1.1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大肠杆菌可以利用葡萄糖等作为碳源和能源。葡萄糖经EMP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经TCA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并从中获得大量能量。在此过程中,底物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最后交给氧。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其功能之一是传递电子,功能之二是将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ATP,即电子传递磷酸化作用。大肠杆菌呼吸链的组分与线粒体呼吸链的组分有所不同,但详细组分还不是十分清楚。大肠杆菌的呼吸链上有两个部位释放质子(线粒体呼吸链上有3个部位释放质子)。因此大肠杆菌呼吸链的P:O比为2,即一对电子经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可得到两个分子的ATP。   2.1.2 无氧呼吸 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下的氢经部分呼吸链传递,最后交给氧化态的无机物(个别为有机氧化物)的呼吸类型。大肠杆菌含有硝酸盐还原酶,在无氧条件下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2.1.3 发酵 发酵是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在此过程中,有机质氧化释放的电子不经电子传递链而是直接交给另一内源性有机物。基质在发酵过程中氧比不彻底,发酵的结果仍积累某些有机物。大肠杆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混合酸发酵,通过发酵将葡萄糖转变成琥珀酸、乳酸、甲酸、乙醇、乙酸、H2和CO2等多种产物。大肠杆菌将丙酮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与甲酸。甲酸在酸性条件下(pH6.2以下)经甲酸氢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H2,因此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既产酸又产气。   2.2 生化反应 由于上述大肠杆菌进行混合酸发酵产生较多有机酸,使发酵液pH下降到4.2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故大肠杆菌甲基红反应阳性。产气气杆菌发酵葡萄糖形成的丙酮酸经缩合脱羧转变为乙酰甲基甲醇,进一步还原为2.3-丁二醇。乙酸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生成二乙酸,二乙酸与精氨酸中的胍基起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此反应为V.P.反应。产气气杆菌发酵葡萄糖的V.P,反应阳性。由于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不产生2.3-丁二醇,故大肠杆菌V.P.反应阴性。V.P.试验、甲基红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大肠杆菌还具有氧化酶阴性、不液化明胶、产生吲哚、不利用柠檬酸盐以及在三糖铁琼脂培养基中不产生H2S等生化反应特性。
在细胞膜或细胞质基质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消耗葡萄糖,放出热量并合成ATP
文章TAG:细菌涂片怎么观察细菌三型涂片怎么画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