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 > 知识 > 为什么要在清水井与泵站中间设置吸水井,自来水井水的来源即由来

为什么要在清水井与泵站中间设置吸水井,自来水井水的来源即由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0 06:31:26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自来水井水的来源即由来

自来水是指通过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它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并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井水就是地水,指地下流动的水. 自来水是自来水公司从河流,湖泊,地下水层等多种途径取得,这根据不同的地方而不同,然后自来水公司在通过对水进行人为加压后通过管道传输给使用者. 井水是地下水渗漏出来而形成的.

自来水井水的来源即由来

2,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理解

1、当水泵抽取的水中含有较多的空气时,在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这种现象叫做水泵的汽蚀。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2、书中所说的“吸水井”是指单独设置的一个坑,这个坑要比周围水面深,水泵吸水是从坑的深处吸水,而坑周围的水陆续的向坑内补水,这样就避免了当水位较浅时水泵吸取空气,从而避免了水泵的汽蚀现象发生。3、旋流防止器可以防止水面产生旋转的水流,在水位较低时减少水泵吸入空气的可能性。

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理解

3,污水提升泵站和提升泵井有什么区别

我同意楼上的观点,污水提升泵站是一个整体方案,就好比火车站、污水处理站、核电站等等。但是,我补充提升泵井是一个单元操作,好比精馏、吸收一样的单元操作,是实现某一功能的系统,只包含污水提升泵。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我们的污水提升泵站有三个污水提升泵井,两个水箱,以及配套自动化处理设施具全。其中每个污水提升泵井含有污水提升泵若干。” 最关键的是,之所以称之为“站”,必须把水、电、仪、暖、排等都包括进去,必须形成一个完备的化工操作间。而污水提升泵井则不需要,至少含有一台可以正常运转的污水提升泵就可以了。

污水提升泵站和提升泵井有什么区别

4,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哪里什么样的建筑需要设水泵房

中央水泵房通常布置在副井空车场侧附近,并与变电所同列布置,这样可使排水设备运输,排水管路引出及电缆引入均较方便,而且可创造硐室良好的通风条件。中央水泵房由主体硐室泵房、管子道、通道等组成。泵房内有配水井、配水巷和吸水井。泵房布置应根据泵站的总体布置要求和站址地质条件,机电设备型号和参数,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扩展资料设计时一般应遵循下述原则:1、在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和运行的前提下,内部布置紧凑合理,尺寸最小。2、在遇到最不利荷载组合时,能满足泵房整体稳定要求,构件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水下结构部分应满足抗裂和防渗要求。3、满足通风、散热、采光、防火和低噪音的要求。4、材料省、投资少、整齐美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水泵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泵房
一,位置:水泵房的位置应根据泵站的总体布置要求和站址地质条件,机电设备型号和参数,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二,位置要求:6.1.2.1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6.1.2.2 满足泵房结构布置的要求。 6.1.2.3 满足泵房内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等技术规定。 6.1.2.4 满足内外交通运输的要求。 6.1.2.5 注意建筑造型,做到布置合理,适用美观。三,参考资料:《泵房设计规范》
可以。

5,请问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原理

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设备采用微机变频技术、负压处理技术实现无负压供水,通过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通过真空补偿系统及全封闭结构实现了与自来水管网的直接串接,并且克服了对管网的不良影响。 通过微机检测管网压力,用负压反馈来调节变频器的频率。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用水点工作压力,检测出水管实际压力并与设定压力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压力高于设定压力,则降低变频器频率,反之升高变频器频率。工控微机随时检测管网压力,计算速度很快,调节速度也是瞬时完成。使无塔供水器管网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数值上。 泵房功率与供水范围成正比。一般小区中高层才有水箱,水泵是自动化控制,缺水它就启动,不一定在夜里。水泵一般安装是每台5,7千瓦。办公商业楼,7层高,总面积一万左右是装2台清水泵,2台消防水泵。现在城市供水一般都采用无塔供水。
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原理简单说就是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自动或手动调节自来水厂运行水泵的台数及水泵的转速,使水泵的出水压力值保持在某一范围内(比如:0.30Mpa~0.45Mpa)。 自来水并非自来。只有山区从高处山泉引水自流到家才是真正的自来水,因为没有外加能量,全靠水的重力势能自己流动。城市居民用的自来水都要经过取水工程、净水处理(沉淀+过滤+消毒)、加压提升、管网输送等过程才到达用户。 自来水厂处理好的水暂存在清水池,清水池水通过管道送到水厂泵站的吸水井,水泵从吸水井吸水并经水泵叶轮的高速旋转加压(一般出厂加压到0.4~0.5Mpa)送达用户。随管线长度的增加,自来水的压力逐步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低于0.30Mpa)就必须增加加压泵站才能保证自来水顺利到达用户。

6,解释一下什么是渗析

渗析是利用胶体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将溶液与胶体微粒分离,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编辑词条渗析   dislysis   又称透析。利用半透膜能透过小分子和小离子但不能透过胶体粒子的性质从溶胶中除掉作为杂质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过程。   渗析时将胶体溶液置于由半透膜构成的渗析器内,器外则定期更换胶体溶液的分散介质(通常是水),即可达到纯化胶体的目的。渗析时外加直流电场常常可以加速小离子自膜内向膜外的扩散,为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不同溶质的粒子的方法。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溶液中带电溶质粒子(如离子、胶体粒子等)的渗析称为电渗析。电渗析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海水淡化、环境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更推广应用于氨基酸、蛋白质、血清等生物制品的提纯和研究。电渗析器种类较多,W.鲍里的三室型具有代表性,其构造见图。电渗析器由阳极室、中间室及阴极室三室组成,中间DD为封接良好的半透膜,E为Pt、Ag、Cu等片状或棒状电极,F为连接中间室的玻璃管,作洗涤用,S为pH计。电渗析实质上是除盐技术。电渗析器中正、负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器内放入含盐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正、负离子透过膜分别向阴、阳极迁移。最后在两个膜之间的中间室内,盐的浓度降低,阴、阳极室内为浓缩室。电渗析方法可以对电解质溶质或某些物质进行淡化、浓缩、分离或制备某些电解产品。实际应用时,通常用上百对以上交换膜,以提高分离效率。电渗析过程中,离子交换膜透过性、离子浓差扩散、水的透过、极化电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分离效率。   人们早就发现,一些动物膜,如膀胱膜、羊皮纸(一种把羊皮刮薄做成的纸),有分隔水溶液中某些溶解物质(溶质)的作用。例如,食盐能透过羊皮纸,而糖、淀粉、树胶等则不能。如果用羊皮纸或其他半透膜包裹一个穿孔杯,杯中满盛盐水,放在一个盛放清水的烧杯中,隔上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烧杯内的清水带有咸味,表明盐的分子已经透过羊皮纸或半透膜进入清水。如果把穿孔杯中的盐水换成糖水,则会发现烧杯中的清水不会带甜味。显然,如果把盐和糖的混合液放在穿孔杯内,并不断地更换烧杯里的清水,就能把穿孔杯中混合液内的食盐基本上都分离出来,使混合液中的糖和盐得到分离。这种方法叫渗析法。起渗析作用的薄膜,因对溶质的渗透性有选择作用,故叫半透膜。近年来半透膜有很大的发展,出现很多由高分子化合物制造的人造薄膜,不同的薄膜有不同的选择渗析性。半透膜的渗析作用有三种类型:①依靠薄膜中“孔道”的大,小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或粒子;②依靠薄膜的离子结构分离性质不同的离子,例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做成的薄膜可以透过阳离子,叫阳离子交换膜,用阴离子树脂做成的薄膜可以透过阴离子,叫阴离子交换膜;③依靠薄膜:的有选择的溶解性分离某些物质,例如醋酸纤维膜有溶解某些液体和气体的性能,而使这些物质透过薄膜。一种薄膜只要具备上述三种作用之一,就能有选择地让某些物质透过而成为半透膜。在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半透膜是离子交换膜。
渗析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溶液可以通过,胶体由于颗粒较大,所以不能够通过

7,土木工程与给水排水工程如题 谢谢了

给水排水专业是一门工科学科.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等。 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处理实验(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曝气、气浮、污泥等实验项目)。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就业前景:主要到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给水排水工程是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古代的给排水工程只是为城市输送用水和排泄城市内的降水和污水。近代的给排水工程是为控制城市内伤寒、霍乱、痢疾等传染病的流行和适应工业与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的给排水工程已成为控制水媒传染病流行和环境水污染的基本设施,是发展城市及工业的基础设施之一 ,市政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给水排水工程主要是:用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原理解决取水和排水的有关问题;用水力学的原理解决水的输送;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原理进行水质的处理和检验。19世纪后期,基于对城市公共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在美国形成了卫生工程学科,给排水工程是其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80年代在中国形成环境工程学科,又从水环境的高度把给排水工程原有内容的大部分包括在内,使给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水资源工程以及环境科学互相交叉,共同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系统工程应用于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使给水质量与废水处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给水工程 为居民和厂、矿、运输企业供应生活、生产用水的工程。由给水水源、取水构筑物、输水道、给水处理厂和给水管网组成,具有取集和输送原水、改善水质的作用。①给水水源。有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用水。地表水主要指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的水,水量充沛,是城市和工厂用水的主要水源,但水质易受环境污染;地下水水质洁净,水温稳定,是良好的饮用水水源;再用水是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或循环使用,先进国家的工业用水中约60%~80%是再用水。② 取水构筑物。 有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之分。前者是从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取水的设备,一般包括取水头部、进水管、集水井和水泵房;后者是从地下含水层取集表层渗透水、潜水、承压水和泉水等地下水的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泉室等类型,其提水设备为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③输水道。从远距离水源输水到用水地点的整个输水系统,包括管道、明渠、暗渠和桥梁、隧道等。④给水处理厂。将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用水水质要求的工厂,有时称自来水厂或水厂,由泵房、化学剂投加设备、水处理构筑物、储存成品水的清水池及化验室等建筑物组成。⑤给水管网。向用户输水和配水的管道系统,由管道、配件和附属设施组成。管道常用铸铁管、钢管和预应力混凝土管。配件有闸阀、排气阀和排水阀等。附属设备有调节构筑物(水塔、水池)和给水泵站。 排水工程 排除人类生活污水和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多余的地面水的工程。由排水管系(或沟道)、废水处理厂和最终处理设施组成。通常还包括抽升设施(如排水泵站) 。① 排水管系。收集和输送废水(污水)的管网,有合流管系和分流管系。合流管系只有一个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用同一管道排输。分流管系有两个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收集雨水和冷却水等污染程度很低、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其管道称雨水管道;污水系统收集生活污水及需要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其管道称污水管道。②废水处理厂。包括沉淀池、沉沙池、曝气池、生物滤池、澄清池等设施及泵站、化验室、污泥脱水机房、修理工厂等建筑,废水处理的一般目标是去除悬浮物和改善耗氧性,有时还进行消毒和进一步处理。③最终处理设施。视不同的排水对象设有水泵或其他提水机械,将经过处理厂处理满足规定的排放要求的废水,排入水体或排放在土地上
给水排水工程属于土木工程类,因为给水排水工程不是一级学科,是二级学科,它的上级所属学科(一级学科)是土木工程;尽管这个专业在不同高校分在不同的学院,比如有的在土木工程、有的在环境学院、有的在市政环境学院、有的在城市学院等。

8,泵站设计中管路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我这里有一个一般原则文档,发给你看看: 泵吸水管和出水管的布置与设计 (1)每台水泵宜设置单独的吸水管直接从吸水井或清水池中吸水。如几台水泵采用合并吸水管时,应使合并部分处于自灌状态,同时吸水管数目不得少于两条,在联通管上应装阀门,当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满足泵房设计水量的要求。 (2)吸水管路应尽可能短、减少配件,一般采用钢管或铸铁管,并应注意避免接口漏气。 (3)吸水管应有沿水流方向连续上升的坡度i,一般大于等于0.005,并应防止由于工允许误差和泵房管道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吸水管的倒坡,必要时采用较大的上升坡度。 为了避免产生气囊,应使沿吸水管线的最高点在水泵吸入El的顶端。吸水管的断面一般应大于水泵吸入口的断面,吸水管路上的变径管可采用偏心渐缩管(即偏心大小头),保持渐缩管的上边水平。 (4)如水泵位于最高检修水位以上,吸水管可不装阀门;反之吸水管上应安装阀门,以便水泵检修。阀门一般采用手动。 (5)泵站内吸水管一般没有联络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必须减少水泵吸水管的条数,而设置联络管时,则在联络管上应设置必要数量的闸阀,以保证泵站的正常工作。但是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因为,在水泵为吸人式工作时,管路上设置的闸阀越多,出事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它只适用于吸水管路很长而又不能设吸水井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供水,输水干管通常设置两条(在给水系统中有较大容积的高地水池时,也可只设一条),而泵站内水泵台数常在2~3台以上。为此,就必须考虑到当一条输水干管发生故障需要修复或工作水泵发生故障改用备用水泵送水时均能将水送往用户。 (6)吸水管的设计流速建议采用以下数值: ①管径小于250mm时,为1.O~1.2m/s; ②管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 ③管径大于1000mm时,为1.5~2.Om/s。 在吸水管路不长且地形吸水高度不很大时,可采用比上述数值大些的流速,如1.6~2.0m/s;例如水泵为自灌式工作时,则吸水管中流速可适当放大。 (7)为了避免水泵吸入空气,吸水管进口在最低水位下的淹没深度五应不小于0.5~1.0m,如图6—30所示。若淹没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在管子末端装置水平隔板。 (8)吸水管的直径为d,为了避免水泵吸入井底沉渣,并使水泵工作时有良好的水力条件,应遵循以下规定。 ①吸水管上喇叭口的直径一般可采用D=(1.3~1.5)d; ②吸水喇叭口边缘与井壁的净距不小于(0.75~1.0)D; ③在同一井中安装有几根吸水管时,吸水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2.0)D。 2.压水管的布置 送水泵站的安全要求较高,在布置压水管路时,必须满足: (1)能使任何一台水泵及闸阀停用检修而不影响其他水泵的工作。 (2)每台水泵能输水至任何一条输水管。 压水管的布置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出水管上应设闸阀、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宜设置防水锤装置,防水锤装置可选用气囊式水锤消除器或缓闭与速闭止回阀等。当直径D大于等于300mm时,大都采用电动或液压传动阀门。止回阀通常装于水泵与压水闸阀之间。如果水锤现象不严重,且为地面式泵站时,可将止回阀放在压水闸阀的后面,或者将止回阀装设于泵站外特设的切换井中。 (2)出水管一般采用钢管、焊接接口,但为便于安装和检修,在适当地点可设法兰接口。 (3)为了安装上方便和避免管路上的应力(如由于自重、受温度变化或水锤作用所产生的应力)传至水泵,一般应在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上需设置伸缩节或可曲挠的橡胶 接头。 (4)为了承受管路中内压力所造成的推力,在一定的部位上(各弯头处)应设置专门的支墩或拉杆。 (5)压水管的设计流速建议采用以下数值: ①管径小于250mm时,为1.5~2.Om/s; ②管径在250~1000mm时,为2.0~2.5m/s; ③管径大于1000mm时,为2.0~3.0m/s。 水泵出水联络管和出水总管一般宜在泵房内布置,联络管上闸阀布置应满足任何一台水泵和闸阀检修仍能保证泵房能正常出水。 送水泵站通常在站外输水管路上设一检修闸阀,或每台水泵均加设一检修闸阀,即每台泵出口设有两个闸阀。这种闸阀经常是开启状态的,只有当修理水泵或水管上的闸阀时才关闭。这样布置,可大大地减少压水总联络管上的大闸阀个数,因而是较安全又经济的办法。 检修闸阀和联络管路上的闸阀,因使用机会很少,不易损坏,一般不再考虑修理时的备用问题。 . 压水管路及管路上闸阀布置方式的不同,对泵站的节能效果与供水安全性均有紧密联系。如图6—31所示的三台泵(一用一备)、两条输水管的两种不同方式布置中可节省两个90度弯头的配件,并且泵l、泵Ⅱ作为经常工作泵,水头损失甚小,与图6—31(b)布置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上述这种情况,如果必须保证有两台泵向一条输水管送水时,则应在联络母管上要增设两个双闸阀,如图6-32(b)所示。为了缩小泵房的跨度,可将闸阀1装在联络母管的延长线E。 四台水泵向两条总压水管供水的布置图,其中一台为备用泵。这时闸阀之一要修理时,泵站还有两台水泵及一条压水总管可供水,水量下降不多。假设只装一个闸阀,则当修理它时,整个泵站将停止工作。 较大直径的转换阀门、止回阀及横跨管等宜设在泵房外的阀门室(井)内。对于较深的地下式泵房,为避免止回阀等裂管事故和减小泵房布置面积,将联络管置于墙外的管廊中或将联络管设在站外,而把联络管上的闸阀置于闸阀井中,如图6—34所示。 3.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敷设 管路及其附件的布置和敷设应当保证使用和修理上的便利。一般要求如下。 (1)敷设互相平行的管路,其净距不应小于0.8m,以便维修人员能无阻地拆装接头和配件. (2)为了承受管路中压力所造成的推力,应在必要的地方(如弯头、三通处)装置支墩、拉杆等,不允许让这些推力传给水泵。 (3)尽可能将进、出水阀门分别布置在一条轴线上。 (4)管道穿越地下隔膜泵房钢筋混凝土墙壁及水池池壁时,应设置穿墙套管或墙管。墙管为铸铁特殊配件,安装时管道直接与墙管连接。穿墙套管为铸铁特殊配件,亦可采用钢管制作。管道安装后,管道与套管间用止水材料封填。 (5)埋深较大的地下式泵房,进、出水管道一般沿地面敷设,地面式泵房或埋深较浅的泵房,宜采用管槽内敷设管道。管槽必须具有坡度、自流排出积水;或排入泵房内集水坑,由排水泵排出。 当泵房的进、出水管为直线布置时,拆装水泵和阀门较为困难,常设置具有伸缩或柔性的特殊配件、伸缩器,以方便拆装,需要时还可补偿蝶阀开启时阀瓣伸出长度。 当水管敷设在泵站地板上时,应修建跨过管道并能走近机组和闸阀的跨桥或通行平台,以便操作与通行。 泵站内管道一般不宜架空安装。但地下深度较大的泵房,为了与室外管路连接,有时需要架空管道。管道架空安装不应阻碍通行及架设在电气设备的上方,以免管道漏水或凝露时影响下面电气设备的安全工作。管道可采用悬挂或沿墙壁的支柱安装,管底距地面不应小于2.0m。 当管道敷设在管槽(又称管沟)中,管槽上应有活动盖板,一般采用钢板或铸铁板,也可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管槽的宽度和深度应便于人员下到管槽进行安装检修。一般,管顶至盖板底的距离应根据水管埋设深度决定,并不小于l50mm。沟壁与水管外壁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管槽的宽度和深度还需按照管道上阀门的设置情况,而适当放大。沟底应有向集水坑或排水口倾斜的坡度。 地下式水泵站所在地地下水位较高时,不宜采用能通行的管沟或地下室,否则会大大增加泵站的造价。 吸、压水管在引出泵房之后,必须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并应有必要的防腐防震措施。如管道位于泵站施工工作坑范围内,则管道底部应做基础处理,以免回填土发生过大的沉陷。
文章TAG:为什么要在清水井与泵站中间设置吸水井为什么什么清水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