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 > 问答 > 南水北调土地整治主要做什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国土整治任物哪那些

南水北调土地整治主要做什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国土整治任物哪那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5 11:59:17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国土整治任物哪那些

水污染问题 ,漂浮物的打捞。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国土整治任物哪那些

2,南水北调主要解决什么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

主要解决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问题,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等这些地方。北方缺水是非常严重的。
长江华北西北

南水北调主要解决什么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

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干什么的和红旗渠一回事吗

性质是一样的,就是红旗渠小点,南水北调大点,具体又是什么水资源调配什么的,都是扯淡,主要还是南水往北边调的渠道。没什么区别!
你好!差不多如有疑问,请追问。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干什么的和红旗渠一回事吗

4,土地整治规划的含义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非农业内部进行配置,如在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配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明确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5,简述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地理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意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经济,生态。  以下是各自内容介绍:  社会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13334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意义: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生态意义: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南水北调工程”,内容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

6,南水北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国土整治的关键性工程,对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系列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个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现在,该工程已开工在即,这是本世纪初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人均拥有水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加剧了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的严重程度。我国幅员辽阔,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差异,导致水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丰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七大河流总径流量的81%,人均水资源和亩均水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7.2%,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目前,北方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5%,耕地占全国的65%,GDP占全国的47.5%,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4。北方地区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现象日趋严重。联合国亚太经合会在《2000年亚太地区环境状况》的报告中,将我国的北方地区与中亚的里海盆地并列为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由于上述人均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特征,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前面的两步战略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地区协调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明显改善。目前,我国虽然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日渐突出,并呈继续恶化的趋势,表现在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的差距还在逐步扩大。我国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域之间,造成这种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华北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保障该地区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基本要求,必将有助于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鉴于我国南北之间的差异也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也将有助于控制这种差异的扩大。同时,现代化还意味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意味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严重制约了这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引发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表明,只有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才有可能为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使该地区满足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要求。当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92年世界环境首脑会议指出:“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发展途径,我们能够帮助那些需要改善生活的人们,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并为我们全体带来更为繁荣的未来。”这正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意义之所在。总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坏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水北调的 主要目的 是 防洪还是解决华北地区干旱???判断依据是什么

7,紧急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国土整治的关键性工程,对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系列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 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个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现在,该工程已开工在即,这是本世纪初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人均拥有水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加剧了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的严重程度。我国幅员辽阔,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差异,导致水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丰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七大河流总径流量的81%,人均水资源和亩均水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7.2%,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目前,北方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5%,耕地占全国的65%,GDP占全国的47.5%,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4。北方地区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现象日趋严重。联合国亚太经合会在《2000年亚太地区环境状况》的报告中,将我国的北方地区与中亚的里海盆地并列为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 由于上述人均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特征,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前面的两步战略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地区协调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明显改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日渐突出,并呈继续恶化的趋势,表现在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的差距还在逐步扩大。我国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域之间,造成这种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华北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保障该地区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基本要求,必将有助于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鉴于我国南北之间的差异也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也将有助于控制这种差异的扩大。同时,现代化还意味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意味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严重制约了这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引发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表明,只有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才有可能为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使该地区满足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要求。当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92年世界环境首脑会议指出:“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发展途径,我们能够帮助那些需要改善生活的人们,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并为我们全体带来更为繁荣的未来。”这正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意义之所在。 总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坏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http://hyftp.eku.cc/rw/wx/wxck/959535427009.htm
带动经济增长
文章TAG:南水北调土地整治主要做什么南水北调北调土地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