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 > 知识 > 2 招投标中资格审查目的是什么,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程序的目的是什么

2 招投标中资格审查目的是什么,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程序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01 16:44:05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程序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十五条 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第二十条 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所以,资格预审不是公开招标项目的必经程序。公开招标项目也可以在开标后,进行资格后审。
通过资格预审,可以预先淘汰不合格的投标人,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时长和工作费用,是不合格的投标人节约购买招标文件、现场考察和投标的费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程序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招标前的资格审核

招标前资格审核是为了减少评标时工作。招标方式分为公开和邀请两种方式,不管是公开还是邀请招标,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1、资格预审也就是在开标前先做一个资格预审,选出综合实力强的投标单位,在进行开标及评标。这样避免了开标时单位太多,浪费太多的人力及财力,即让投标单位做了无用功,也给专家评审带来很多的麻烦。一般资格预审选定前七名作为投标候选人。2、资格后审就是不管报名多少家单位,都在开标之后先进行资格审核,把不合格的筛出去,在一个个进行评审,最终评出前三名作为中标候选人。
招标文件通常分为专用部分和通用部分,至于通用部分可以不管了,而专用部分就是关于你设备的具体参数、使用用途以及供货、质保等的详细规定,这个如果你对你们单位的设备比较了解情况下会同相关人员应该很容易把握的,审完后将意见反馈给招标办即可。安徽咨询业网

为什么要进行招标前的资格审核

3,招标资格审查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法律咨询: 中顾法律网律师回答: 审查投标人是否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七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的,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第二十八条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第二十九条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三十条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招标资格审查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4,为什么要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其要求是什么

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所谓潜在投标人,是指知悉招标人公布的招标项目的有关条件和要求,有可能愿意参加投标竞争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既是招标人的一项权利,也是大多数招标活动中经常采取的一道程序。这个程序,对保障招标人的利益,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资格审查可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资格后审是在投标后(一般是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无论是预审还是后审,都是主要审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是否符合下列条件:(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2)具有圆满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工作人员;(3)以往承担类似项目的业绩情况;(4)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5)在最近几年内(如最近三年内)没有与骗取合同有关的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此外,如果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另有规定的,招标人必须依照其规定,不得与这些规定相冲突或低于这些规定的要求。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中,国家要求一级施工企业才能承包,招标人就不能让二级及以下人施工企业参与投标。在不损害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应向招标人提交能证明上述有关资质和业绩情况的法定证明文件或其他资料。是否进行资格审查及资格审查的要求和标准,招标人应在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中载明。这些要求和标准应平等地适用于所有的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招标人不得规定任何并非客观上合理的标准、要求或程序,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如故意提高技术资格要求,使只有某一特定的潜在投标人才能达到要求。招标人也不得规定歧视某一投标人或某些投标人的标准、要求或程序。因为前者会限制或排斥投标人,后者会给投标人以不公平的待遇,最终也会限制竞争。招标人应按照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中载明的要求和标准,对提交资格审查证明文件和资料的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的资格作出审查决定。招标人应告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是否审查合格。目前,在招标实践中,招标人经常采用的是资格预审程序,并且专门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公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5,为什么要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的内容

法律规定要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企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经验、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企业信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法律规定要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企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经验、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企业信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一)投标人合法性审查,包括投标人是否是正式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具有独立签约能力;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二)对投标人能力的审查,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三)以往承担类似项目的业绩情况。《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对投标人的限制还有:“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违反前两款规定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第十八条 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资格审查主要是为了保证项目完成质量,把那些能力不足,规模不够的,无法按时按质完成项目的单位排斥掉。比如一个500万大项目,却让一个十几个人的无资质小施工队低价中标,能保证质量吗?审查内容大概包括单位施工方面的资质、财务经营状况、以往业绩、取得的荣誉奖励等。必须合法合理的设定资质要求。
资格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投标人名称、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等级、企业经营权、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主要施工机械、信誉、项目管理机构、投标行为,合同履行行为、工程质量等。
文章TAG:2招投标投标中资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