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 > 知识 > 三峡烟厂搬迁到哪里,涪陵发展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三峡烟厂搬迁到哪里,涪陵发展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6 12:51:49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涪陵发展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涪陵城在建设双百规划,就是涪陵城区和李渡片区。李渡片区未来规划是60万人口。下面我就来说说他们的不足,涪陵城区地处丘陵地带,所以整个城区比较倾斜,不好规划,路面狭窄,城区道路只能通过两三辆车。道路狭窄经常造成堵车。未来新城李渡发展受限,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交通离主城较远,住房房价不合理,由于是一个重工业园,所以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无人口大面积迁移入住。但在合理规划方面涪陵政府已经出具相关的解决办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涪陵不足的地方会越来越少,涪陵将会变得越来越好!相关信息来自:涪陵第贰地门户网望采纳。
当然是工业!涪陵工业可是很强的,医药、食品、化工、建材、纺织、机械、有色金属加工是涪陵的工业经济的七大支柱产业(太极、烟厂、建峰化工、涪陵化工、川东造船厂、榨菜集团、哇哈哈。葵花药业,还有刚来的稻花香,等等。太多了)。涪陵的工业经济占整个三峡库区的40%左右(06年数据),你说牛不牛?
绿化少,环境差,马路太窄了,不过始终属于爬坡上坎的城市,把绿化搞好了,灰灰少点就好了。反正总觉得空气质量不好~

涪陵发展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2,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开发以及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的随意堆放
1、 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 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时粑N镏置骋坠?肌妨谐龅?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8、 WTO与环境问题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9、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3,传统工业遗留的环境问题都有哪些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1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我国的农业来说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我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我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我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我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公约的签字国。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传统工业遗留的环境问题都有哪些

4,我需要一篇作文是我和祖国的成长这方面的求求了

出生在1949年,这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朦胧的优越感,我与我们的共和国同龄。 早些年,在东大直街从烟厂到马家沟河畔有一片叫做“新发屯”的棚户区,那是我们这座城市最大、最拥挤、最破败的棚户区之一;老一辈哈尔滨人称那里是“落马湖”。我就出生在小屯儿边上一座木板房里,并在那里度过了我儿时的难忘岁月。 从烟厂到马家沟河沿儿,是一片由高到底的慢坡,站在坡上向下看去,满眼是清一色的土草房。杂乱无章的土坯墙茅草盖儿的房子或高或矮、横七竖八地挤做一团。有些房子其实就是一个地窨子,只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坑上边一面有半截子墙,另一面几乎没有墙,向一面倾斜的屋面低矮的屋檐紧贴着地面,不大的小天窗开在倾斜的草盖儿上,连小孩子一抬脚都能上得房顶。据说这种简陋的地窨子,既节省建房材料,又冬暖夏凉,住在里面除了有点儿潮湿,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遭罪。这里的住户,绝大多数都是解放前为了生计闯关东的山东移民,浓重的山东乡音充斥着小屯儿的每一个角落。屯子里的小胡同,最窄的地方,对面来人,两个人要同时侧起身才能通过。这里所有的街路都是泥土路,没有下水,污水和雨水只能顺着坡路任其流淌。冬天这里到处是遍地的冰山,夏日里则是满街污水横流。遇上雨雪天,道路更是泥泞难行。住在屯子外边的人到这里来,都说是“上屯子里”。这里是典型的都市里的村庄。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落马湖”大人和孩子们共同的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住在“落马湖”里的人们真的走进了自己的梦中;家家户户住进了高楼,岂止是电灯、电话呀,从前是连自行车那样的“大件儿”都买不起,如今液晶电视、家用电脑、空调、浴房……全都是很普通的用品了;一个个楼房庭院里满满停放着的家用轿车,更是有力的诠释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搬离这里好多年了,我还是喜欢经常到这里转转;舒适的住宅小区、清新的沿河公园、现代化的大型超市……这里早已是一派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都市胜景了;徜徉其间,我心底每每总会涌出“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这样一些词汇来,这里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1965年,我16岁时走进了工厂的大门,进了“动力之乡”的电机厂。我的师傅们,许多人都是共和国和我们工厂初创时期进厂的元老,我常听他们讲述当年的创业经历;我们这个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厂建在一片荒原上,住在道外的师傅们,每天上班乘摩电车,只能坐到南岗发电厂,那里就是终点站了,城市的道路在那里便到了尽头。人们只能踏着草丛中踩出的小径,走上很远的路才能到厂。一路上,常见野兔出没、常见散落的乱葬冢,除了远处刚刚建起的高大厂房,几乎看不到什么建筑物。旧时的建筑只有一个由日本人留下的“忠魂塔”改造成的跳伞塔,还有一个几乎要倒塌的赛马场看台。我刚进厂的时候,跳伞塔和赛马场看台还在,只是已经湮没在一片高大、宏伟的厂房和建筑群里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也在工厂学习、工作了四十多年了。荒原上建起的“动力之乡”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骄傲,也是我们共和国的骄傲。如今的“动力之乡”,蓝天白云下是一片片现代化的大厂房;我们“动力之乡”的职工喜欢把自己制造的大型发电机组称作“明珠”,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已经把数不清的“明珠”镶嵌在了共和国的大地上;这里的每一条街路都连着组国的电网,把动力人的誓言和理想输入共和国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里,为我们的宏伟大业输送着不竭的光和热。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装备,“三峡”机组、百万核电机组……“动力之乡”让世界刮目相看。 一次,我随工厂的一个小组到美国。我们走在光怪陆离的纽约曼哈顿大街上,一个穿戴极绅士的四人小乐队正在路边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见我们走过来,他们马上停下了正在演奏的曲子,很快换成了庄严、肃穆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一行人停住了脚步,仔细地聆听着。他们的演奏熟练、精准,每一个人都很认真、投入。大洋彼岸的街头艺人能够如此准确地奏出我们共和国的国歌,亲切中让人感到自豪,他们是在向我们致敬,是在向中国人民致敬,更是在向我们的祖国致敬。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的不遥远。 六十年了,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出生在“落马湖”,成长在“动力之乡”,我从我们城市的巨变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我们的共和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我坚信。
文章TAG:三峡烟厂搬迁哪里三峡烟厂搬迁到哪里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