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备 > 经验 > 渭河过周至境内哪里,渭河流域所在地省或市

渭河过周至境内哪里,渭河流域所在地省或市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07 15:13:53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渭河流域所在地省或市

渭河,中国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范围主要在陕西省中部。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至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0}

2,谁知道渭河在哪

也没去过,坐下听听。。。
在中国西北,发源于甘肃的渭源县!
渭河是什么地方?我也很想知道,借楼主的光,也一起听听。
是卫河 在曲店那不远 好像在大闸的左面
卫河就是安光引河,走屈店大闸,往南走十多分钟就到了。
好像有个卫河吧

{1}

3,关于渭河的资料

渭河(Weihe River),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渭河干流,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75.7亿立方米,陕西境内为53.8亿立方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自南而北减小,秦岭、关山区高,原区、谷地区低;西部大于东部,中游比下游径流丰富。秦岭北坡的径流模数较高,为9~15公升/秒·平方公里,而黄土原区的径流模数只有0.8~2.2公升/秒·平方公里,仅千河径流模数较高,千阳站为4.66公升/秒·平方公里。渭河干流的径流模数为2.5~3.7公升/秒·平方公里,其中魏家堡、咸阳站较高,是由于支流加入造成。  从径流深等值线图上可清楚地看到,秦岭北坡的径流深随山地高程升高而增加,由低于100毫米到高于600毫米,最高中心在太白山及南五台山。渭河冲积平原十分平坦,水利化程度很高,属于低产流区。
汾、渭河谷地,面积47611.2km2,主要地形为多级黄土台塬及山前丘陵,盆地边缘有少量断续分布的低山。川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有的地方灌淤土层厚达数十厘米,以堆积作用为主。台塬塬面高出河床100~400m,经过长期流水冲刷,塬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割切而变得相当破碎。较完整的塬地,塬面广阔,地面比较平坦,侵蚀微弱。多数塬面,由于长期耕种施用土粪,形成了独特的娄土,有不同程度的面蚀。 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为黄土高原上的次一级地形区,又可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是太原盆地,位于石岭关、灵石之间,海拔在700—800 米之间;南部为临汾盆地,位于霍县和稷山之间,海拔在400—500 米之间。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

4,渭河的历史

渭河水名,一称渭水,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出甘肃省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长787公里,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流域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为19万平方公里,泗、沂、沭河水系为8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大水系组成。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 米。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比降0.5‰;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处的三河闸为中游,长490公里,流域面积 16万平方公里;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面积3万平方公里,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淮河中上游流域有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21条,其中大于 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 泗、沂、沭河水系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泗河源于新泰市南部太平顶西麓,流经南四湖,汇湖东西诸水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又汇邳苍地区来水,经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沂河源于沂源县鲁山南麓,南流经临沂至江苏境内入骆马湖,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沭河源于沂山南麓,南流至临沭县大官庄分为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经江苏新沂县入新沂河,新沭河东流穿马陵山经江苏石梁河水库和沙河故道,至临洪口入海,流域面积为5700平方公里。 此外,淮河流域还包括有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高邮湖等多座较大的湖泊,其中洪泽湖的库容达130亿立方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南部大别山区最大达1300~1400毫米,北部黄河沿岸仅为600~700毫米。每年6~9 月份为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量的60~70%。淮河流域年均地表径流深为240毫米,年地表径流量为622亿立方米,属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流域内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蕴藏较丰富,一般在地下60米内均有较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来源由降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224亿立方米。两者合计为846亿立方米。 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淮河的水质日趋恶化,并一度丧失了自净能力。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整治下,这一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东南地区,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渭河流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13个地区86个县市,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其中甘肃占44%,宁夏占6%,陕西占50%。 渭河流域地貌复杂,山地包括横贯陕甘的秦岭山脉北坡及六盘山、陇山、断陷盆地包括关中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原,黄土高原包括陇东、宁南、陕北的高原沟壑及丘陵沟壑区。河源至宝鸡峡出口为上游,长430公里,河道狭窄,川峡相间,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宝鸡峡至咸阳铁桥为中游,长177公里,河床宽浅,沙洲较多,水流分散,为游荡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渐变缓为1/1500。咸阳至潼关河口为下游,长211公里,华县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单股无汊,由于泥沙淤积和受黄河三门峡水库回水影响,河道纵坡由1/5000渐变为1/6000。渭河下游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为输沙近于平衡的相对稳定河道,渭河入黄口高程(潼关高程)323米(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回水淤积影响,潼关渭河人黄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响渭河下游河道也淤积抬高,常有洪泛发生,因而在渭淤36断面以下的208公里,两岸修建堤防控制,并建有一些护滩控导工程。 大堤维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务较大。后三门峡枢纽经过两次改建并改变水库运用方式,潼关渭河入黄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稳定在326~327米。 渭河流域范围内大部分为深厚的黄土覆盖,质地疏松,且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富含碳酸钙,易被水蚀;加之历史上长期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以及广种薄收、单一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因而水土流失严重,使渭河成为一条多泥沙河流。 由于地质构造上的原因,渭河属不对称水系。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洪枯流量相差悬殊,泥沙含量大,以悬移质为主,是渭河的主要来沙支流。南岸支流较短,主要流经土石山区,比降较大,水流湍急,泥沙以推移质为主,水力资源较为丰富。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北岸汇入的有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通关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南岸汇人的有榜沙河、大南河、藉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其中泾河、北洛河虽然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但因其流域面积大(泾河45421平方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分别为21.4亿立方米及9.97亿立方米,年输沙量分别为3.09亿吨及1亿吨,其径流和泥沙都是黄河支流中较多的河流。加之泾河、北洛河分别在渭河入黄口以上174公里和16公里处汇入渭河,历史上北洛河还曾直接入黄河,与黄河关系密切。因此,习惯上都将这两条河作为黄河的重要支流,视为一级支流,常与渭河本流并称为泾、洛、渭河,并在历次规划中将泾河、北洛河从渭河流域中分离出来单独规划,而渭河治理规划则不包括泾河及北洛河。 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系列),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于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 (1898年)。
文章TAG:渭河周至境内哪里渭河过周至境内哪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