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备 > 问答 > 什么是结晶池,盐酸池内产生结晶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结晶池,盐酸池内产生结晶是什么原因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11 15:28:41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盐酸池内产生结晶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有杂质吧 ;生成了盐类了;
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物质呀,或者溶解度饱和了。

盐酸池内产生结晶是什么原因

2,化学海水制盐过程与原理是什么

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 →母液 蒸发溶剂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多余的溶质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也就是结晶的一种方法

化学海水制盐过程与原理是什么

3,海水提取精盐过程中经过结晶池过程分成粗盐和母液母液为什么

海水经过水分蒸发后,逐渐变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则有结晶析出,这就是粗盐。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析出的粗盐是由于水分减少引起的

海水提取精盐过程中经过结晶池过程分成粗盐和母液母液为什么

4,蒸发池和结晶池有什么区别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是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5,海水晒盐为什么要分结晶池和蒸发池

海水先进入的盐池是蒸发池,海水在这里蒸发浓缩,提高盐水的浓度。 接近饱和的高浓度盐水转入结晶池,继续浓缩,达到饱和以后就出现海盐结晶,就可以捞盐作业。补充接近饱和的盐水,还继续结晶和收盐。 在结晶池里面的饱和盐水,盐卤中的杂质到了一定浓度,这种盐卤就作为盐化工的原料综合利用了。

6,什么叫焊接熔池的一次结晶

热源离开后,焊接熔池的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焊接熔池的一次结晶。焊接熔他的一次结晶具有如下特点:(1) 熔池的体积小、冷却速度大电孤焊时,熔池体积最大约为30cm3,液态金属的质量不超过200g (单丝自动埋弧焊h由于熔他的体积小,周围又被冷金属所包围,所以熔池的冷却速度很大,可达lOOt/s,比铸锭的冷却速度大几百到上万倍,这就使含碳量高、含合金元素较多的钢材,在焊接接头中出现淬硬组织(马氏体)和结晶裂纹。(2) 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状态对于低碳和低合金钢,弧焊时熔池的平均温度为(1770±100)℃,超过了材料的熔点,处于过热状态。因此合金元素的烧损比较严重。(3) 熔池是在运动状态下结晶熔焊时,熔池随热源作同速移动,在熔池中金属的熔化和结晶过程同时进行,即熔池的前半部处在熔化过程,后半部处在结晶过程,故熔池内的熔化金属处于运动状态下结晶。
你好,这个应该是焊工的考试题目吧,焊接熔池一次结晶的必要条件是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望采纳,谢谢。

7,几个化学问题

1.组成的键位不同,前者离子键,后者共价键 2.可以 3.按化学式析出,纯净物。 4.
1、分子和离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NaCl是离子?H2O等是分子? 答:分子电中性对外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NaCl中Na的最外层电子易丢失Cl吸引电子能力强因此NaCl中Na丢失一个电子给Cl形成离子化合物而H2O中H和O都要吸引电子但是O比H吸引能力强因此O和H形成共用电子对切共用电子对向O偏移所以H2O是共价化合物。 2、溶质可以是固态、气态、液态,那溶剂和溶液可以吗? 答:可以。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剂、溶液,不过液体做溶剂比较常见。 3、“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析出”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具体解释?为什么一定要以晶体的形式? 答:(1)析出就是了原来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从溶液中“跑”出来了。(本人个人理解) (2) 不太了解 4、“海水结晶后得到的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其他化工产品的饱和溶液”。后半句是什么意思?海水蒸发后只剩下固体,为什么还有母液? 答:母液是是在化学沉淀或结晶过程中分离出沉淀或晶体后残余的饱和溶液。一种溶剂可以溶解多种溶质即使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也可以再溶解其他溶质所以不一定是其他化工产品的饱和溶液。 5、下面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 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氯化钠 结晶池→母液→多种化工产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 B、蒸发池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改变 C、结晶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一定减小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E、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答案是A、E。为什么?详细点 答:A只是改变了溶液的盛放位置,海水中的NaCl物质的量的百分数基本不变(虽然有一些蒸发现象但是对大体上没什么影响)因此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 E海水常量元素亦称“海水大量元素”,即海水的主要成分。海水中含有的80多种元素,除氧和氢外,含量大于1毫克/升的只有12种,即氯、钠、硫、镁、钙、钾、碳、溴、锶、硼、氟和硅。除硅以外(它是生物营养盐,故不列为海水常量元素),其余的11种成分(元素)称为海水的常量元素(主要成分)。 6、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是否需要指明此时溶液的状态?为什么? 答:应该不能。溶液的状态应该由分子之间的距离来决定。 7、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了T°C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答案是A,为什么? 答:不太清楚等我弄清楚之后再发给你吧!
1,分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NaCl为离子化合物,水是共价化合物 2,可以,如空气或合金 3,一定温度下,物质有一定溶解度,意思就是相当与一个容器的容积一样,饱和了就装不进去了,当容器的容积减小,多的就出来了,为纯净物 4 5,ae答案,a只是改变了溶液的盛放位置,其他不变。b说蒸发,溶剂减少,溶质减少,质量分数一定改变。c氯化钠一般蒸发结晶,不改变溶解度。析出晶体说明一定是饱和溶液(上面说过了)e母液中不只有氯化钠,还有其他无机盐,当然是丰富的资源 6,
文章TAG:什么是结晶池什么结晶盐酸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