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 > 经验 > 电子显微镜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吗,电子显微镜的缺点

电子显微镜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吗,电子显微镜的缺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1 20:30:43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电子显微镜的缺点

电子显微镜的缺点是,只能看放大1600倍以上的东西 第二是,对某些物体具有破坏作用

电子显微镜的缺点

2,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对实验室环境条件的要求是什么啊 秋大神指点啊

显然是C吧,检测结果有效性是最重要的,其他几个只是为了保证有效性而需要达到的硬件要求,并不是本质条件。
你这个是考试啊, 多想选择多选吧
A 还是C.....A靠谱点吧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对实验室环境条件的要求是什么啊 秋大神指点啊

3,读数显微镜在调节到的时候要满足什么条件

这是为了防止引入螺距差造成的的误差。用这种螺旋的机械结构来传动的装置在精密测量时都是不能在一次测量中来回转的。螺旋的转动装置内部的两个螺丝或齿轮之间不可能完全紧密连接,否则可能会由于热胀冷缩等效应损坏或变形。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中,如果中间往反方向转会有一段虽然手轮在转但是显微镜的镜筒并不移动,这一段距离就称为螺距差,这样就给测量带来了误差。如果再反转,由于两齿轮接触条件的变化导致测量还是有误差。所以在精密测量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倒转。

读数显微镜在调节到的时候要满足什么条件

4,关于电子显微镜的正确说法

A 明显正确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达到nm(10的负10次方米)量级 光学显微镜最多到微米(10的负6次方米)量级 B应该是指光学显微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室内光线较暗时 使用反射镜的凹面可以使照在样品上的光更强。看得更轻清楚。C 因为两者之积D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象,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成一虚象,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关于光学显微镜 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5112.htm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要比光学的大很多,因为有光学放大与数码放大,如果只是检测外观,电子显微镜效果显著,如果在眼镜看着操作,则一定要拿双目的。
电子显微镜一般用于比较精准的科学研究。像国家级的那种几百万一台,能把一个头发丝放大到珠海市那么打。光学显微镜就放大倍数小多了用反射镜的凹面可以汇聚光线,这样放射的光线就会更亮
c

5,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区分元素分析仪器用的分别是什么信号

进行元素分析的信号主要是作用区发射的元素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阴极荧光,背散射电子等,特征能量损失电子。SEM 常常使用:EDS,WDS 分光特征X射线; 俄歇电子需要超高真空环境,往往以俄歇电子谱仪的商品出现,也可归入扫描电镜范畴;背散射电子携带微区不同平均原子序数区域的反差信息,定性的了解原子序数高低或者材料密度分布;阴极荧光光谱范围在紫外,可见或红外波段所发射的电磁辐射,这种现象可以被用来检测矿物,半导体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元素(ppm级别,用X射线波谱WDS或者X射线能谱EDS都是不能实现的)的分布。TEM常使用特征x射线和特征能量损失电子,
我以前也毕设也做过电镜,是大肠杆菌的细胞表面的纳米金属颗粒,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两个都做了。最后写论文的时候就用了扫描电镜的图,你说看主要做形貌,凡是需要看物质表面形貌的,都可以用扫描电镜,不过要要注意扫描电镜目前分辨率,看看能否达到实验要求。两种测试手段的适用情况凡是需要看物质表面形貌的,都可以用扫描电镜,不过最好的扫描电镜目前分辨率在0.5~1nm左右。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表面形貌,需要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stm).如果需要对物质内部晶体或者原子结构进行了解,需要使用tem. 例如钢铁材料的晶格缺陷,细胞内部的组织变化。当然很多时候对于nm 材料的形态也使用tem观察。区别扫描电镜观察的是样品表面的形态,而透射电镜是观察样品结构形态的。一般情况下,透射电镜放大倍数更大,真空要求也更高。扫描电镜可以看比较“大”的样品,最大可以达到直径200mm以上,高度80mm左右,而透射电镜的样品只能放在直径3mm左右的铜网上进行观察。

6,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在基本会用的情况下需要注意:1.防止压碎标本:即调焦时先从侧面观察用粗螺旋上升载物台,使标本与物镜(低倍镜)间的距离在2毫米内,再从目镜中观察慢慢下降载物台直到初见物像,该用细螺旋做精细调焦即可。2.低倍镜聚焦好后,可直接将高倍镜旋入光路并略微用细调焦聚焦即可观察。3.用高倍镜观察液体标本时一定要加盖玻片,以防液体浸入物镜,污染、腐蚀物镜,影响清晰度。4.观察无色标本时应将聚光镜的光圈关小以增加明暗对比度会获得较高的观察效果。5.需要用油镜观察时,先给标本上滴一滴镜油从侧面观察将载物台上升至油镜完全浸入标本上的镜油中,然后用细螺旋缓慢下降载物台至图像清晰。6.每次用完油镜后应及时用镜纸擦净镜油。以防镜油干涸,影响观察。7.每次用完显微镜后,应将其载物台降至最低,以防镜台下滑。
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取用显微镜时,必须用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紧贴前胸,平端平放,切勿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特别是目镜易滑落)。 (2)不要随意取出目镜,以防灰尘入镜筒,严禁拆卸零件,以防损坏。(3)光学部分如有不洁,可用拭镜纸擦拭,切不可用手帕、手指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其他部分如有灰尘,可用绸布擦净。(4)应防止水、酒精及腐蚀性药品等玷污显微镜。(5)使用显微镜应遵守先用底倍镜,后用高倍镜的操作程序。(6)使用显微镜时,必须两眼睁开,两手并用,边观察、边记录和绘图等。(7)显微镜使用后,先将载物台下降,取下玻片标本,放回原处。旋转转换器,使每一个物镜都不对着通光孔,再上升载物台,使镜头固定在载物台上,将反光镜镜面竖直,聚光镜降下。最后将各部分擦净,检查零件有无缺损,然后放还镜箱内。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步 骤 : 1. 选取最低倍数的接目镜和接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率 = 接目镜的倍数 x 接物镜的倍数; 2. 从接目镜望下去,调较反光镜的角度 , 以获得最光的视野; 3. 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 移动玻片使要观察的物件恰好在接物镜下; 4. 慢慢地旋转粗调节器 , 使接物镜下降至刚好在玻片上 , 但不可碰到玻片; 5. 单眼从接目镜望下去 , 同时张开另外一只眼; 6. 慢慢地旋转粗调节器使镜筒往上移 , 直至你见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 此时显微镜已对好焦距。如果想效果更清晰 , 可用微调节器调较; 7. 观察及画图。

7,显微镜各部分的规格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杨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国内主要生产厂家上海光学仪器厂 等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 ①暗视野显微镜,一种具有暗视野聚光镜,从而使照明的光束不从中央部分射入,而从四周射向标本的显微镜。 ②荧光显微镜,以紫外线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体发出荧光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在1931年在德国柏林由克诺尔和哈罗斯卡首先装配完成的。这种显微镜用高速电子束代替光束。由于电子流的波长比光波短得多,所以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80万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2纳米。1963年开始使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更可使人看到物体表面的微小结构。 ■主要用途 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一般应用于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 (1)利用微微动载物台之移动,配全目镜之十字座标线,作长度量测。 (2)利用旋转载物台与目镜下端之游标微分角度盘,配全合目镜之址字座标线,作角度量测,令待测角一端对准十字线与之重合,然再让另一端也重合。 (3)利用标准检测螺纹的节距、节径、外径、牙角及牙形等尺寸或外形。 (4)检验金相表面的晶粒状况。 (5)检验工件加工表面的情况。 (6)检测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轮廓是否与标准片相符。[编辑本段]【仪器结构】 ■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电子显微镜结构 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系统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镜筒主要有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照相机构等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装配成一个柱体;真空系统由机械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等构成,并通过抽气管道与镜筒相联接;电源柜由高压发生器、励磁电流稳流器和各种调节控制单元组成。 ◆电子透镜 电子透镜是电子显微镜镜筒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一个对称于镜筒轴线的空间电场或磁场使电子轨迹向轴线弯曲形成聚焦,其作用与玻璃凸透镜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称为电子透镜。现代电子显微镜大多采用电磁透镜,由很稳定的直流励磁电流通过带极靴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电子聚焦。 ◆电子枪 电子枪是由钨丝热阴极、栅极和阴极构成的部件。它能发射并形成速度均匀的电子束,所以加速电压的稳定度要求不低于万分之一。[编辑本段]【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使用无限远光学系统的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标本(AB)在物镜(Lo)焦点上,通过物镜(Lo)和管镜(Le)在象方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AB);靠近人眼一方的目镜(Le)对中间象(AB)再次放大,在明视距离(对人眼来说约为250mm)处形成一个虚象(A”B”)。 人眼通过显微镜所观察到的象就是一个被放大了的虚象A”B”。 ■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领约为0.1毫米)。现在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编辑本段]【修理维护】 ■显微镜的维护 1、经常性的维护 (1)防潮如果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镜片一旦生霉,很难除去。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其危害性更大。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为了防潮,存放显微镜时,除了选择干燥的房间外,存放地点也应离墙、离地、远离湿源。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并经常对硅胶进行烘烤。在其颜色变粉红后,应及时烘烤,烘烤后再继续使用。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 防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2、光学系统的擦拭 平时对显微镜的各光学部分的表面,用干净的毛笔清扫或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即行。在镜片上有抹不掉的污物、油渍或手指印时,镜片生霉、生雾以及长期停用后复用时,都需要先进行擦拭再使用。 (1)擦拭范围 目镜和聚光镜允许拆开擦拭。物镜因结构复杂,装配时又要专门的仪器来校正才能恢复原有的精度,故严禁拆开擦拭。 拆卸目镜和聚光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小心谨慎。 b、拆卸时,要标记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可在外壳上划线作标记)、相对顺序和镜片的正反面,以防重装时弄错。 c、操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拆卸目镜时,只要从两端旋出上下两块透镜即可。目镜内的视场光栏不能移动。否则,会使视场界线模糊。聚光镜旋开后严禁进一步分解其上透镜。因其上透镜是油浸的,出厂时经过良好的密封,再分解会破坏它的密封性能而损坏。 2.擦拭方法先用干净的毛笔或吹风球除去镜片表面的灰尘。然后用干净的绒布从镜片中心开始向边缘作螺旋形单向运动。擦完一次把绒布换一个地方再擦,直至擦净为止。如果镜片上有油渍、污物或指印等擦不掉时,可用柳枝条裹上脱脂棉,蘸少量酒精和乙醚混合液(酒精80%,乙醚20%)擦拭。如果有较重的霉点或霉斑无法除去时,可用棉签蘸水润湿后粘上碳酸钙粉(含量为99%以上)进行擦拭。擦拭后,应将粉末清除干净。镜片是否擦净,可用镜片上的反射光线进行观察检查。要注意的是,擦拭前一定要将灰尘除净。否则,灰尘中的砂粒会将镜面划起沟纹。不准用毛巾、手帕、衣服等去擦拭镜片。酒精乙醚混合液不可用的太多,以免液体进入镜片的粘接部使镜片脱胶。镜片表面有一层紫蓝色的透光膜,不要误作污物将其擦去。 3、机械部分的擦拭 表面涂漆部分,可用布擦拭。但不能使用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擦,以免脱漆。没有涂漆的部分若有锈,可用布蘸汽油擦去。擦净后重新上好防护油脂即可。 ■机械装置故障的排除 1、粗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粗调的主要故障是自动下滑或升降时松紧不一。所谓自动下滑是指镜筒、镜臂或载物台静止在某一位置时,不经调节,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动地慢慢落下来的现象。其原因是镜筒、镜臂、载物台本身的重力大于静摩擦力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增大静摩擦力,使之大于镜筒或镜臂本身的重力。 对于斜筒及大部分双目显微镜的粗调机构来说,当镜臂自动下滑时,可用两手分别握往粗调手轮内侧的止滑轮,双手均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紧,即可制止下滑。如不凑效,则应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镜筒自动下滑,往往给人以错觉,误认为是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太松引起的。于是就在齿条下加垫片。这样,镜筒的下滑虽然能暂时止住,但却使齿轮和齿条处于不正常的咬合状态。运动的结果,使得齿轮和齿条都变形。尤其是垫得不平时,齿条的变形更厉害,结果是一部分咬得紧,一部分咬得松。因此,这种方法不宜采用。 此外,由于粗调机构长久失修,润滑油干枯,升降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听到机件的摩擦声。这时,可将机械装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后重新装配。 2、微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调部分最常见的故障是卡死与失效。微调部分安装在仪器内部,其机械零件细小、紧凑,是显微镜中最精细复杂的部分。微调部分的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随便乱拆。 3、物镜转换器故障的排除 物镜转换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装置失灵。一般是定位弹簧片损坏(变形、断裂、失去弹性、弹簧片的固定螺钉松动等)所致,更换新弹簧片时,暂不要把固定螺钉旋紧,应按本节“三(二)2”先作光轴校正。等合轴以后,再旋紧螺丝。若是内定位式的转换器,则应旋下转动盘中央的大头螺钉,取下转动盘,才能更换定位弹簧片,光轴校正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4、聚光器升降机构故障的排除 这部分的主要故障也是自动下滑。排除方法如下: (1)直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如图10-3-2所示:1. 5.赛璐珞垫圈 2.大头螺钉 3.偏心式齿杆套 4.齿杆 6.升降手轮 7.双眼螺母 调整时,一只手用双眼螺母扳手插入手轮端面上的双眼螺母内,另一只手用螺丝刀插入另一端的大头螺钉槽口内,用力旋紧即可制止下滑。 (2)斜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如图10-3-3所示: 调整时,首先用螺丝刀把双眼螺母中间的驻螺2退出1~2圈,轴承垫圈3是与驻螺2压紧配合的,因此,也会跟着它一起退出,并脱离齿杆10的端面。然后,用双眼螺母扳手把双眼螺母1向调节座5旋进。同时,用另一只手转动手轮,进行试验,直到升降机构松紧合适,又能停留在任意位置上时,才停止双眼螺母的旋进。最后,再把驻螺旋入,使轴承垫圈接触齿杆10就行了。 这样调整之所以能够排除故障,是因为调节座5的内孔是锥形的。锥形轴套4在轴向有槽口,如图10-3-4所示。当双眼螺母1向里旋进时,将锥形套向里顶,使锥形套在前进时,槽口变小,内孔收缩,将齿杆10夹得更紧,加大了齿轮转动的摩擦阻力,从而制止自动下降。 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 一、 常见故障的排除 1.镜筒的自行下滑:这是生物显微镜经常发生的故障之一。对于轴套式结构的显微镜解决的办法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双手分别握住两个粗调手轮,相对用力旋紧。看能否解决问题,若还不能解决问题,则要用专用的双柱板手把一个粗调手轮旋下,加一片摩擦片,手轮拧紧后,如果转动很费劲,则加的摩擦片太厚了,可调换一片薄的。以手轮转动不费力,镜筒上下移动轻松,而又不自行下滑为准。摩擦片可用废照相底片和小于1毫米厚的软塑料片用打孔器冲制。 第二步:检查粗调手轮轴上的齿轮与镜筒身上的齿条啮合状态。镜筒的上下移动是由齿轮带动齿条来完成的。齿轮与齿条的最佳啮合状态在理论上讲是齿条的分度线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在这种状态下,齿轮转动轻松,并且对齿条的磨损最些
文章TAG:电子显微镜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吗电子电子显微镜显微镜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