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知识 > 超滤曲线是什么意思,名词解释蒸馏共沸蒸馏精馏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金属离

超滤曲线是什么意思,名词解释蒸馏共沸蒸馏精馏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金属离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05 05:50:01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名词解释蒸馏共沸蒸馏精馏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金属离

小孩呀。萃取曲线是指某物质的萃取率对应于某一变化条件的曲线

名词解释蒸馏共沸蒸馏精馏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金属离

2,颇尔滤芯的检测标准

新乡市卅亚过滤设备有限公司的颇尔滤芯检测标准按照国际7大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经过国际7大检测标准 ISO02941 滤抗破裂性验证 ISO 02942 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 ISO 02943 滤材与液体相客性验证按 ISO03723滤芯额定轴向载荷检验 ISO03724 流量疲劳特性曲线检验 ISO03968 流量特性曲线检验 ISO04572 多次通过试验

颇尔滤芯的检测标准

3,股市指标VHF十字过滤线

①VHF的值越高,代表目前正处于趋势行情,应选择趋势指标为参考工具。 ②VHF的值越低,代表目前正处于箱型行情,应选择超买超卖指标为参考工具。 ③VHF处于上升状态时,代表股价处于趋势行情。 ④VHF处于下跌状态时,代表股价处于箱型行情。 VHF指标的图表上,可以切划一条中界线,分隔趋势和箱型的波动范围。这一条中界线一般位于0.35~0.4之间,但是,不同的个股,其中界线位置稍有差异,读者应自行设定最佳的中界线。 将中界线视为X轴,另外设一条Y轴与X轴交叉成十字坐标轴,Y轴可任意左右移动。将Y轴移至VHF曲线穿越X轴处,如果VHF曲线位于十字坐标轴的右上方,代表股价处于趋势行情。如果VHF曲线位于十字坐标轴的右下方,则代表股价处于箱型行情。 ⑤如果DMI指标中的+DI值高于-DI值,而VHF曲线向上或向下突破X轴时,为中线买点。 ⑥如果DMI指标中的+DI值低于-DI值,而VHF曲线向上或向下跌破X轴时,为中线卖点。
同问。。。

股市指标VHF十字过滤线

4,高分子材料密封性怎么样我什么优点缺点能保持多久的抗氧化性

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但目前业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一、高分子分离膜 高分子分离膜是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半透性薄膜。采用这样的半透性薄膜,以压力差、温度梯度、浓度梯度或电位差为动力,使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或有机物、无机物的溶液等分离技术相比,具有省能、高效和洁净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支撑新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膜分离过程主要有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压渗析、气体分离、渗透汽化和液膜分离等。用来制备分离、渗透汽化和液膜分离等。用来制备分离膜的高分子材料有许多种类。现在用的较多的是聚枫、聚烯烃、纤维素脂类和有机硅等。膜的形式也有多种,一般用的是平膜和空中纤维。推广应用高分子分离膜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利用离子交换膜电解食盐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利用反渗透进行海水淡化和脱盐、要比其它方法消耗的能量都小;利用气体分离膜从空气中富集氧可大大提高氧气回收率等。 二、高分子磁性材料 高分磁性材料,是人类在不断开拓磁与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树脂、橡胶)的新应用领域 的同时,而赋予磁与高分子的传统应用以新的涵义和内容的材料之一。早期磁性材料源于天然磁石,以后才利用磁铁矿(铁氧体)烧结或铸造成磁性体,现在工业常用的磁性材料有三种,即铁氧体磁铁、稀土类磁铁和铝镍钴合金磁铁等。它们的缺点是既硬且脆,加工性差。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将磁粉混炼于塑料或橡胶中制成的高分子磁性材料便应运而生了。这样制成的复合型高分子磁性材料,因具有比重轻、容易加工成尺寸精度高和复杂形状的制品,还能与其它元件一体成型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分子磁性材料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型和复合型。所谓结构型是指并不添加无机类磁粉而高分子中制成的磁性体。目前具有实用价值的主要是复合型。 三、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所谓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对光进行透射、吸收、储存、转换的一类高分子材料。目前,这一类材料已有很多,主要包括光导材料、光记录材料、光加工材料、光学用塑料(如塑料透镜、接触眼镜等)、光转换系统材料、光显示用材料、光导电用材料、光合作用材料等。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整个社会材料对光的透射,可以制成品种繁多的线性光学材料,像普通的安全玻璃、各种透镜、棱镜等;利用高分子材料曲线传播特性,又可以开发出非线性光学元件,如塑料光导纤维、塑料石英复合光导纤维等;而先进的信息储存元件兴盘的基本材料就是高性能的有机玻璃和聚碳酸脂。

5,大通量滤芯与熔喷滤芯性能区别

净水器的滤芯有哪几种?哪个最好?  大家都知道,净水器的核心部分就是滤芯,是整个机子的大脑,净水器的滤芯较多,选择哪个最好?斯麦恩为您介绍净水器的滤芯种类。  一、活性碳滤芯  活性炭滤芯产品有两大类:  压缩型活性炭滤芯、散装型活性炭滤芯。  1、压缩型活性炭滤芯采用高吸附值的煤质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作为过滤料,加以食品级的粘合剂烧结压缩成形。压缩活性炭滤芯内外均分别包裹着一层有过滤作用的无纺布,确保炭芯本身不会掉落炭粉,炭芯两端装有柔软的丁晴橡胶密封垫,使炭芯装入滤筒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2、散装型活性炭滤芯将所需要的活性炭颗粒装入特制的塑料壳体中,用焊接设备将端盖焊接在壳体的两端面,壳体的两端分别放入起过滤作用的无纺布滤片,确保炭芯在使用时不会掉落炭粉和黑水。根据客户的需要,壳体端盖可做成不同型号的连接口。接口方式有:平压式、管道式。  二、PP滤芯  PP滤芯也叫做PP熔喷滤芯,熔喷过滤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热熔缠结制成,纤维在空间随机形成三维微孔结构,维孔孔径沿滤液流向呈梯度分布,集表面、深层、精精过滤于一体,可截留不同粒径的杂质。滤芯精度范围0.5-100μm,其通量是同等精度峰房滤芯的1.5倍以上,可配置不同型号的端盖接头,满足各种工程安装的需要。  三、陶瓷滤芯  陶瓷滤芯是新型环保滤芯,采用硅藻土泥为原料,利用特殊技术成型方法制备而成。其平均孔径仅为0.1μm,是目前过滤精度最高的滤芯。  陶瓷过滤芯的用途有:  除去水中的药液、镀液、自来水中的固体微粒,炭过滤芯则除去液中的有机杂质。过滤时,溶液经泵推动,流经过滤筒及滤芯,微粒就在滤芯中被隔除,过滤后的溶液再经过芯管回到电镀槽或溶液缸内。诚然,滤纸也能滤去微粒,但作用同滤芯不同,滤纸是靠表面隔除微粒,而滤芯的滤渣则藏在纱线间,其表面积比滤纸要大得多。  四、树脂滤芯  树脂是一种多孔的、不可溶性交换材料。软水机中树脂滤芯内装有千百万颗微细的树脂球(珠),所有小球都含有许多吸收正离子的负电荷交换位置。当树脂处在新生状态时?这些电荷交换位置被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占据。当钙和镁经过树脂贮槽时,它们与树脂小珠接触,从交换位置上取代钠离子。树脂优先结合带较强电荷的阳离子,钙和镁离子的电荷比钠离子强。取代钠阳离子然后向下通过树脂“床、流出软水机,这样软水机就送出了“软”水。最后,所有的树脂交换位置均被钙和镁占据,再不能进行工作了。  常用为软水机滤芯,在过滤后可通过树脂再生剂(软水盐)。常用的有时间再生与流量再生;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是德国恩美特NS系列软水机,采用时间/流量双程序控制技术,有效降低用水量与树脂再生剂的消耗,环保节能。  五、钛棒滤芯  钛棒滤芯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大,过滤精度容易保证,易再生等优异性能;钛滤芯是由钛粉经成形、高温烧结而成,故表面颗粒不易脱落;在空气中的使用温度可达500~600℃;适用于各种腐蚀性介质的过滤,例如:盐酸、硫酸、氢氧化物、海水、王水及铁、铜、钠等氯化物溶液的过滤。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可进行切割、焊接等机加工,耐压强度大,内压破坏强度最高达2MPa以上;其过滤精度容易保证,即使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孔径也不会发生变形。其孔隙率可达35~45%,孔径分布均匀,纳污量大,而且再生方法简单,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六、KDF滤料  KDF是一种高纯度的铜合金,能够完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与酸根离子,提高水的活化程度,更有利于人体对水的吸收,保护人体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就是用这种材料制成了KDF滤芯。这种滤芯用在净水器中是一种最好的配置。  七、纳滤膜  纳滤膜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八、中空纤维超滤膜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超滤膜的一种。它是超滤技术中最为成熟与先进的一种技术。中空纤维外径:0.5-2.0mm,内径:0.3-1.4mm,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原水在中空纤维外侧或内腔加压流动,分别构成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是动态过滤过程,被截留物质可随浓缩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长期连续运行。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  九、RO反渗透膜  RO反渗透膜,RO是英文ReverseOsmosismembran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反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0.0001微米),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大通量滤芯,过滤精度可以更高、流量大、更换周期时间长,另外也可以选择倍呈滤芯那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大通量滤芯,对比一下效果和使用成本。
由于熔喷式滤芯一般应用于液体过滤领域,因此在选择熔喷滤芯材料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聚丙烯PP耐溶剂性能好,在各种有机溶剂和油水中不溶解;并且聚丙烯是一种耐酸碱性能良好的材料,不腐蚀、不称烂,还能够耐高温,并且其价格也比较便宜。高聚物的熔喷纺丝成型通常以熔体的状态进行,侧定和研究高聚物流体的流动特性并绘制流动曲线,可以了解其表观粘度对切变速率(r)的依赖型、结构枯度和温度(T)的关系等等,同时还可得到纺丝原液的枯度、流动中的切应力、切变速率等工程数据,这对设计最佳机械设备、制定合理工艺条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分别对聚合物的以下各种性能进行分析。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6,设么是p膜

P膜是超弦理论里的概念,具体的可以去百科查,实在是涉及的概念太多了,很难讲的清楚。可以参看这个问题的解释:http://wenwen.sogou.com/z/q702957177.htm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制备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制备优质饮用水的有效方法.依据电荷效应,纳滤膜可以降低水质硬度,去除饮用水中对人体有害的硝酸盐、砷、氟化物和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依据筛分效应,纳滤膜可以有效地去除农药残留物、三氯甲烷及其中间体、激素以及天然有机物等有机污染物.文章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制备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纳滤膜对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存在的各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特性及饮用水制备过程中的纳滤膜污染与防治对策.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 慧聪网 2005年9月20日10时17分 信息来源:夏俊方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由图9可知,当压力(δp)小于3.0 mpa时,cu离子截留率(r1)随着压力(δp)的增加而上升;当压力(δp)大于3.0 mpa时,cu离子截留率(r1)随着压力(δp)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的原因和纳滤过程相似。当压力(δp)小于3.0 mpa时,cu离子截留率(r1)的正向变化趋势可和纳滤过程作同样的解释。当压力(δp)大于3.0 mpa时,cu离子截留率(r1)的反向变化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压力已经达到反渗透膜最佳运行压力范围的上限。此时,膜拦截溶质的能力已大为减弱,溶质开始大量透过膜片,导致其截留率呈下降趋势。 由图10可知,cod截留率(r2)随着压力(δp)的增加而上升。和cu离子的上升变化趋势的原因一样,非平衡热力学模型的spiegler-kedem方程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有一个问题:cu离子的截留率(r1)和cod的截留率(r2)变化曲线不同,cod曲线没有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反渗透膜对cod分子和cu离子的截留能力有所差异。当运行压力(δp)大于3.0 mpa时,膜对cu离子的截留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而对cod分子的截留能力下降不大。但可以发现,cod曲线随着压力的增加,已逐渐趋于平缓,这说明膜对cod的截留能力也在下降。 压力实验表明:se抗污染反渗透膜的最佳运行压力为3.0 mpa。 3.2.2浓缩倍数(n)对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反渗透实验采用3.0 mpa的压力运行。反渗透浓缩实验料液为纳滤过程浓缩10倍的浓缩液,体积50l。 反渗透浓缩试验采用浓水回流方式,即浓水回流入料液桶。浓缩倍数是按照料液桶内剩余料液的体积与原始料液的体积比来确定。例如,料液桶内还剩下1/10料液时,即为浓缩10倍,取样测试。 浓缩倍数对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曲线如图11、12、13所示。 由图11可知,膜通量(jw)随着料液浓度(c)增加而降低。这一现象和纳滤过程一样,也可以根据优先吸附——毛细孔流模型来解释。 由图12可知,在浓缩两倍之前,cu离子截留率(r1)随浓缩倍数(n)增大而上升,之后则开始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可根据细孔理论来解释。细孔理论的依据有两点:其一是膜截留溶质分子主要考虑筛分作用的机理;其二是视溶质分子为刚性球。反渗透过程截留溶质(中性分子和电解质)主要是依靠筛分机理,因此可以用细孔理论来解释。细孔理论表明:膜对溶质溶液的截留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溶液浓度的变化不大,可视为不变。在本实验中,浓缩两倍的浓度可能还未超出细孔理论所限定的范围,溶质浓度虽然增加,但还不能大量通过膜片,因此溶质的透过量变化不是很大。而同时,膜通量(jw)在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很大。综合溶质透过量和膜通量两方面的因素,cu离子的截留率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浓缩2倍以后,该浓度值可能已经超过细孔理论所限定的范围,溶质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导致其透过膜片的量开始逐步增加,因而cu的截留率(r1)会呈下降趋势。 由图13可知,在浓缩6倍之前,cod离子截留率(r2)随浓缩倍数(n)增大而上升,之后则开始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的原因和cu离子截留率变化的原因一样。反渗透膜截留cod分子和cu离子所依据的都是筛分原理,导致cod截留率在浓缩6倍时出现下降趋势,可能是6倍浓度是超过细孔理论所限定范围的临界点。 表2 反渗透浓缩分离实验数据表 项目浓度浓缩倍数 渗透液(mg/l) 浓缩液(mg/l) 截留率 膜通量(l/min) cu离子 cod cu离子 cod cu离子 cod 初 始 4.07 343 1478 2430 99.72% 85.88% 0.393 2 倍 6.06 552 2950 4375 99.79% 87.38% 0.346 4 倍 17.17 923 5889 8010 99.71% 88.48% 0.224 6 倍 47.78 1200 9183 11920 99.48% 90.16% 0.133 8 倍 121.49 4160 12216 15000 99.01% 72.27% 0.036 10 倍 220.45 5510 14325 17020 98.46% 67.63% 0.021 6.反渗透浓缩的实验结果 反渗透浓缩实验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浓缩料液,本次实验是在纳滤浓缩的基础上将料液再浓缩10倍,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知道,在初始状态时,料液cu离子浓度为1478mg/l,渗透液浓度为4.07mg/l;料液浓缩10倍后,其浓度达到14625mg/l,透过液浓度为220.45mg/l。 在初始状态时,料液cod值为2430mg/l,渗透液浓度为343mg/l;浓缩10倍后,浓缩液cod为17020mg/l,渗透液浓度为5510mg/l。 4. 结论 通过实验室规模的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δp)和浓缩倍数(n)条件下,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分离性能,得到如下结论: 1.在δp=1.5 mpa条件下进行浓缩,纳滤膜可以使料液浓缩近10倍,料液体积浓缩为原来的1/10。纳滤膜对cu离子的截留率在96%以上,对cod的截留率在57%以上。随着浓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会降低。 2.在δp=3.0 mpa条件下进行浓缩,反渗透膜可以使料液浓缩近10倍,料液体积浓缩为原来的1/10。反渗透膜对cu离子的截留率在98%以上,对cod的截留率在67%以上。随着浓度的增加,反渗透膜的截留率会降低。 3.本实验在浓缩过程中,没有调整料液ph值。原因是ph值对膜分离性能确有影响,但在实际工程中调整ph值需要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权衡效果和投资这两方面的影响,实际工程中一般不会调节对废水ph值后再进行膜分离处理。 4.和反渗透阶段相比,纳滤阶段的透过液浓度不是太高。因此,纳滤阶段的浓缩倍数应该还可以提高。

7,化工原理中哪些理论有可能出简答题

精馏1. 蒸馏的目的是什么?蒸馏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分离液体混合物液体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2.蒸馏的主要费用花费加热和冷却的费用3.何谓泡点,露点?对于一定的组成和压力,两者大小关系如何?泡点指液相混合物加热至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露点指气相混合物冷却至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露点大于或等于泡点4.非理想物系何时出现最低衡沸点?何时出现最高衡沸点?强正偏差;强负偏差5.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有何不同前者是连续操作且一级平衡;后者是间歇操作且瞬时一级平衡6.最适宜回流比的选取须考虑哪些因素?设备费,操作费之和最小7.衡摩尔流假设指什么?其成立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在没有加料,出料的情况下,塔段内的气相或液相摩尔流量各自不变组分摩尔汽化热相近,热损失不计,显热差不计8.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相比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操作灵活,适用于小批量物料分离9.衡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主要异同点相同点:都加入第三组分改变相对挥发度区别:前者生成新的最低衡沸物,加入组分从塔顶出,后者不形成新衡沸物,加入组分从塔底出;操作方式前者可间隙,较方便;前者消耗热量在气化潜热,后者再显热,消耗热量较少10.如何选择多组分精馏的流程方案考虑经济上优化,物性,产品纯度11.何谓轻关键组分,重关键组分?何谓轻组分,重组分?对分离起控制作用的两个组分为关键组分,挥发度大的为轻关键组分,挥发度小的为重关键组分比轻关键组分更容易挥发的为轻组分,比重关键组分更难挥发的为重组分流动1.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否存在流速u,压强P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涕质点的脉动性2.什么是流涕流动的边界层?边界层分离的条件是什么?流速降为未受边壁影响流速(来流速度)的99%以内的区域为边界层,即边界影响未及的区域。流道扩大造成逆压强梯度,逆压强梯度容易造成边界层的分离边界层分离造成大量漩涡,大大增加机械能消耗3.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应用于流体流动时,二者关系如何?当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于实际流体时,由于流体的粘性导致机械能的耗损,在机械能恒算式中将出现Hf项,但动量守恒只是将力和动量变化率联系起来,未涉及能量和消耗问题4.塑性流体只有当施加的剪应力大于某一临界值(屈服应力)后才开始流动5.涨塑性在某一剪切范围内表现出剪切增稠现象,即粘度随剪切率增大而升高6.假塑性在某一剪切率范围内,粘度随剪切率增高而下降的剪切稀化现象7.触变性,震凝性随τ作用时间延续,du/dy增大,粘度变小。当一定剪应力τ所作用的时间足够长后,粘度达到定态的平衡值,称触变性;反之,粘度随剪切力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的行为称震凝性。8.粘弹性爬捍效应,挤出胀大,无管虹吸9.何谓泊谡叶方程?其应用条件有哪些?△=32uL/d2不可压缩流体在直圆管中做定态流动,流动时的阻力损失计算10.何谓轨线?何谓流线?为什么流线互不相交?轨线是某一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描述的是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拉格朗日)流线上各点的切线表示同一时刻各点的速度方向,描述的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的速度方向(欧拉)同一点在指定某一时刻只有一个速度11.动能校正系数α为什么总是大于,等于1?根据α=dA ,可知流体界面速度分布越均匀,α越小。可认为湍流速度分布是均匀的,代入上式,得α接近于112.流体流动过程中,稳定性是指什么?定态性是指什么?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反应有关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3.因次分析法规化试验的主要步骤(1)析因实验——寻找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2)规划试验——减少实验工作量(3)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的正确表达14.什么是连续性假设?质点的涵义是什么?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15.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16.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温度上升,气体粘度上升,而液体粘度下降?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气体分子间距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液体分子间距较小,一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17.静压强有什么特征?(1)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2)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3)压强各向传递18.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由静力学方程可以导出△P=H(ρ冷-ρ热)g,所以H增加,压强增加,拔风量大19.什么叫均匀分布?什么叫均匀流段?前者指速度分布大小均匀;后者指速度方向平行,无迁移加速度20.柏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有哪些?重力场下,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做定态流动,流体微元与其他微元或环境没有能量交换时,同一流线上的流体间能量的关系21.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22.何谓水力光滑管?何谓完全湍流粗糙管?当壁面凸出物低于层流内层厚度,体现不出粗糙度过对阻力损失的影响时,称为水力光滑管。在Re很大,λ与Re无关的区域,称为完全湍流粗糙管。23.非圆形管的水力当量直径是如何定义的?能否按uπde2 - /4计算流量?定义为4A/Π。不能按该式计算流量24.在漫流的条件下,水在垂直直管中向下流动,对同一瞬时沿管长不同位子的速度而言,是否会因重力加速度而使下部的速度大于上部的速度?因为质量守恒,直管内不同轴向位子的速度是一样的,不会因为重力而加快,重力只体现在压强的变化上。25.是否在任何管路中,流量增大则阻力损失就增大;流量减小则阻力损失就减小?为什么?不一定,具体要看管路状况是否变化。26.系统与控制体系统或物系是包含众多流体质点的集合。系统与辩解之间的分界面为系统的边界。系统与外界可以有力的作用与能量的交换,但没有质量交换,系统的边界随着流体一起运动,因而其形状和大小都可随时间而变化。(拉格朗日)当划定一固定的空间体积来考察问题,该空间体积称为控制体。构成控制体空间界面称为控制面。控制面是封闭的固定界面,流体可以自由进出控制体,控制面上可以有力的作用与能量的交换(欧拉)27.定态流动运动空间个点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28.平均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流经的距离称为流速,在流体流动中通常按流量相等的原则来确定平均流速29.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在流体流动中,位能,压强能,动能可相互转换,但其和保持不变30.理想流体与非理想流体前者粘度为零,后者为粘性流体31.局部阻力当量长度近似地认为局部阻力损失可以相当于某个长度的直管32.可压缩流体有较大的压缩性,密度随压强变化33.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恒流速,恒压差其他1.结晶有哪几种基本方法?溶液结晶操作的基本原理溶液结晶,熔融结晶,升华结晶,反应沉淀。溶液的过饱和2.溶液结晶操作有哪几种方法造成过饱和度?冷却,蒸发浓缩3.与精馏相比,结晶操作有哪些特点分离纯度高,温度低,相变热小4.什么是在结晶现象小晶体溶解与大晶体成长同时发生的现象5.选择结晶设备考虑因素溶解度曲线的斜率,能耗,物性,产品粒度,处理量6.什么是吸附现象?基本原理流体中的吸附质借助于范德华力而富集于吸附剂固体表面的现象吸附剂对流体中各组分选择性的吸附7.工业吸附对吸附剂有哪些要求内表面大,活性高,选择性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粒度,化学稳定性好8.吸附过程有哪几个传质步骤外扩散,内扩散,吸附9.常用的吸附分离设备有哪几种类型固定床,流体流速,相平衡10.什么是膜分离?有哪几种常用的膜分离过程?利用固体膜对流体混合物各组分的选择性渗透,实现分离反渗透,超滤,电渗析,气体渗透分离11.膜分离有哪些特点?分离过程对膜有哪些基本要求?不发生相变化,能耗低,常温操作,适用范围广,装置简单截留率,透过速率,截留分子量12.常用的膜分离其有哪些类型?平板式,管式,螺旋卷式,中空纤维式13.吸附分离常用吸附剂活性碳,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土,沸石分子筛,吸附树脂吸收1.吸收的目的和基本依据是什么?吸收的主要操作费用花费在哪里?目的是分离气体混合物;依据是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操作费用主要花费在溶剂再生,溶剂损失2.选择吸收溶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溶剂的选择性?溶解度大,选择性高,再生方便,蒸汽压低,损失小溶剂对溶质溶解度大,对其他组分溶解度小3.工业吸收过程气液接触的方式有哪两种?级式接触和微分接触4.漂流因子有什么含意?等分子反向扩散时有无漂流因子?为什么?表示了主体流动对传质的贡献无漂流因子,因为没有主体流动5.修伍德数,施密特数的物理含意是什么表征对流传质速率与扩散传质速率之比表征动量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之比6.传质理论中,有效膜理论与表面更新理论有何主要区别表面更新理论考虑到微元传质的非定态性7.传质过程中,何种情况为气相阻力控制?何种情况是液相阻力控制?mky<<kx时;mky>>kx时8.低含量气体吸收有哪些特点G,L为常量;等温过程;传质系数沿塔高不变9.什么是返混少量流体自身由下游返回至上游的现象10.Hog的物理含意是什么?气体流经这一单元高度塔段的浓度变化等于该单元内的平均推动力11.吸收剂的进塔条件有哪三个要素?操作中调节这三要素,对吸收结果有何影响?T,X2,LT下降,X2下降,L上升均有利于吸收12.高含量气体吸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G,L沿程变化;非等温;传质分数与浓度有关13.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化学吸收有何特点?溶质是否与液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高的选择性;较高的吸收速率;降低平衡浓度ye14.化学吸收过程中,何时成为容积过程?何时成为表面过程?快反应使吸收成表面过程;慢反应使吸收成容积过程蒸发1.蒸发操作节能的措施除采用多效蒸发外,还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二次蒸汽的利用,冷凝水的利用,热泵蒸发。2.提高蒸发器内液体循环速度的意义在哪?循环型蒸发器中,降低单程气化率的目的是什么?不仅提高,更重要在于降低单程气化率减缓结垢现象3.蒸发操作不同于一般环热过程的主要点有哪些?溶质常析出在加热面上形成垢层;热敏性物质停留时间不得过长;与其他单元操作相比节能更重要4.为什么要尽可能扩大管内沸腾时的汽液环状流动的区域因为该区域的给热系数最大5.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途径有哪些?U上升,降低单程气化率,K上升;提高真空度,t下降,增加传热推动力6.分析比较单效蒸发器的间歇蒸发和连续蒸发的生产能力的大小。设原料液浓度,温度,完成液浓度,加热蒸汽压强以及冷凝器操作压强均相等单效间歇蒸发起先小,生产能力大7.多效蒸发的效数受哪些限制经济上限制:W/D的上升达不到与效数成正比,W/A的下降与效数成反比快;技术上限制:必须小于T-t0,而T-t0是有限的8.比较单效与多效蒸发之优缺点单效蒸发生产强度高,设备费用低,经济性低。多效蒸发经济性高
往年考题+课后思考题+重要概念
文章TAG:超滤曲线是什么意思超滤曲线是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