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知识 > 补充勘探按什么原则和规范设计,工程勘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补充勘探按什么原则和规范设计,工程勘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7 01:52:32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工程勘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 安全 舒适 美观 实用

工程勘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建设工程勘察基本要求:1、贯彻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2、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3、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4、高度重视技术进步,选用的技术要先进适用。5、坚持安全可靠、质量第一。6、坚持经济合理。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建设工程勘察简介:建设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建设工程勘察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临时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进行的补充地质勘探费用哪方承担啊 分专业

临时工程设计,可以由业主跟施工单位分担,也可以平摊。
“承包人为其临时工程设计及施工的需要进行的补充地质勘探,其费用由承包人承担”,这是《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版)中的原话。不知道其他项目工程可是这样。我想应该是相通的吧!
临时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 补充地质勘探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临时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进行的补充地质勘探费用哪方承担啊 分专业

4,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第17条 地面水文地质钻孔的设计(技术指标书)和施工主要技术要求:1)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孔斜,岩心采取率,岩心质量系数(岩心>10cm的总长与进尺比),封孔质量,简易水文观测及地球物理测井等。2)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① 必须采用清水钻进,遇特殊情况需改用泥浆时,必须取得地质部门的同意,但事后要采取补救措施;② 抽水试验钻孔的终孔直径不小于108mm,深度大于500m的钻孔,终孔直径按设计要求确定;③ 需要安装深井泵的大口径钻孔,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孔段的孔斜,不得超过2°或按设计要求掌握;④ 主要含水层,试验孔段及松散层勘探孔的岩心采取率,应不低于75%,破碎带的岩心采取率,一般不低于50%;⑤ 钻孔分层(段)隔离止水时,必须通过提水、注水和水文测井等不同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不合格时,必须重新止水;⑥ 穿过可采煤层的钻孔,如煤层顶板或底板有富含水层时,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及其以上5~10m孔段,底板以下整个孔深,以及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整个孔深都必须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须取样检查封孔质量是否合格,其他孔段可按有关规程规定封孔;⑦ 观测孔竣工后,要严格抽水洗孔,以确保观测层(段)不被淤塞。3)水文地质观测孔施工的补充规定:① 套管下到预定位置后,采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堵管壁与孔壁之间的空隙直到孔口,不合格者,必须进行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止水方法;② 管壁封堵的水泥浆凝固后再钻进,钻进深度要超过含水层底板2~3m,然后进行抽水、冲孔,确保含水层不被堵塞;③ 必须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测定含水层的吸水量(或吸水率)、水位、水温等;④ 必须安装好孔口装置,管口应高出地面0.5m,要坚固耐用,观测方便;⑤ 钻孔竣工后,施工单位与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移交后,使用单位须妥善保护,遇有损坏或堵塞,要及时处理。第18条 抽水试验,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抽水试验工作,按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此外,补充规定如下。1)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用单孔或小口径群孔抽水试验:① 资源勘探阶段无抽水资料;② 对含水层的富水性、影响范围、边界条件不清;③ 在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进行大口径(地面直通式)抽(放)水试验前,选择孔位时。2)为查明受采掘破坏影响的含水层同其他含水层或地表水体之间是否有水力联系,可以结合抽(放)水进行连通试验。3)受开采影响钻孔水位较深时,可只做一次最大降深抽水试验;但降深过程的观测,应考虑非稳定流计算的要求,同时应适当加长延续时间。4)孔群和大口径孔试验的延续时间,就要根据水位-涌水量过程曲线稳定趋势而定,但一般不应少于10天,当受开采疏水干扰,水位无法稳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5)进行水位观测时,在抽水前,应对试验孔、观测孔及井上下有关的水文地质点,进行水位(水压)、流量观测;必要时,可另打专门钻孔测定孔群和大口径孔组的中心水位。第19条 注水试验。 为矿井防渗漏研究岩石渗透性,或因含水层水位很深无法进行抽水试验时,应进行注水试验。其要求如下:1)要根据透水岩层的岩性和孔隙,裂隙发育密度确定试验孔段,并严格做好止水工作。2)注水前,先测定钻孔水温和注入水的温度。3)试验前,必须彻底洗孔。4)要连续注入稳定水量,以形成稳定的水位。

5,2017年实施的勘察设计规范有哪些

如果是规范修订,那么新修订版本的规范,在前言中对修订的主要内容都有简要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年版的也不例外,前言中简述: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结构方案、结构防连续倒塌、既有结构设计和无粘结预应力设计的原则规定;2.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500mpa级带肋钢筋,以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了235mpa级钢筋;4.补充了复合受力构件设计的相关规定,修改了受剪、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5.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和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有关规定;6.补充、修改了柱双向受剪、连梁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7.补充、修改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
1、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承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业务(海洋工程勘察除外),其规模不受限制(岩土工程勘察丙级项目除外)。2、工程勘察专业资质(1)甲级:承担本专业资质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勘察业务,其规模不受限制。(2)乙级:承担本专业资质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乙级及以下规模的工程勘察业务。(3)丙级:承担本专业资质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丙级规模的工程勘察业务。3、工程勘察劳务资质承担相应的工程钻探、凿井等工程勘察劳务业务。

6,水文地质条件补充勘探

(一)物探要准确确定小矿越界采空区及其积水情况,必须在采用人工调查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方法进一步确认15采区东北部、23采区东部及31采区西部小媒矿越界采空及积水情况,保证采区开拓掘进的安全。探测范围约3km2。对西翼采区(约3km2)采用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二1煤煤层中构造发育情况,控制落差在5m以上的断层。(二)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钻探与地下水观测系统建设同步进行,在地面观测孔及井下观测孔施工过程中探查L5-6灰岩、L1-3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富水性,具体要求按水文地质勘探规程。(三)水文地质试验根据对超化煤矿现有资料的分析,地面观测孔完成后可进行抽水试验和连通试验,井下疏水巷和疏水钻孔完成后可进行井下放水试验,也可采用脉冲干扰试验的方法。1.抽水试验(1)抽水试验目的1)确定抽水井(孔)特征曲线和实际涌水量,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推断和计算井(孔)最大涌水量与单位涌水量;2)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为评价地下水资源、预测矿井涌水量、确定矿井疏干排水方案等提供依据;3)判定龟山断层性质,了解各灰岩含水层(组)之间的水力联系。(2)抽水试验安排1)正式抽水试验:在WO2孔进行正式抽水试验一次,试验时段约144h。要求进行3次降深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原有灰岩水文孔和新增水文孔约11个孔均进行观测。在抽水试验过程中,同时进行地下水示踪试验,探查龟山断层的导水性,L1-3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连通性以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见水文地球化学探查)。2)简易抽水试验:地面各观测孔钻进至目的层位均进行简易抽水试验1次,试验时段72h。要求做一次最大降深抽水试验,是否有观测孔不做要求。(3)水位、水量观测基本要求1)观测孔及抽水主孔静止水位观测。一般每小时测定一次,3次所测数字相同或4h内水位相差不超过2cm,即为静止水位。2)动水位及水量观测。抽水孔动水位、水量的观测与观测孔水位的测量工作需同时进行。较远的观测孔,可在开泵后延迟一段时间观测。i.按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抽水孔的观测时间间距视稳定情况而定。一般开泵后水位和水量波动较大,应每5~10min观测一次。然后,视稳定程度,改为15min或30min观测一次;ii.按非稳定流计算参数时,抽水孔应保持出水量(或水位)为常量。若前后两次观测的流量变化超过5%时,应及时调整。观测时间主要应满足于绘出计算用的各种曲线图,特别是对数关系曲线。要求在开泵的头10~20min内,尽可能准确记录较多的数据。一般观测时间间距如下(min):1,2,2,5,5,5,5,5,10,10,10,10,10,20,20,20,30,30……iii.一般情况下,抽水试验结束或中途因故停泵,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距,应按水位恢复速度确定。一般为1,3,5,10,15,30……单位为分钟,直至完全恢复。观测精度的要求同静止水位的观测。3)稳定标准要求。①抽水过程中的水位和水量历时曲线不能有逐渐增大或减少的趋势;②在稳定时间段内,主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水位降低值的1%;当降深小于10m时,水位波动值不应超过3~5cm。观测孔水位波动值不应超过2~3cm;③抽水量波动值不超过正常流量的5%,当水量很小时可适当放宽;④当主孔和观测孔的水位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幅度基本一致时可以视为稳定。2.井下放水试验放水试验可在不同阶段按解决问题的不同分别进行。1)在22,21,23采区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孔施工期间,在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并埋设孔口装置后,进行简易放水试验,观测钻孔涌水量和钻孔水压(水位)。当已有多个观测孔时,一孔放水时,应在其他孔进行水压(水位)观测,特别应注意观测水位恢复曲线。观测数据可用于计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工作面或采区涌水量。2)在疏水巷中布置的放水孔全部完成后,在西翼采区和东翼采区联合进行一次L1-3灰岩含水层放水试验。放水孔分布在21,22,31采区,计12个孔,预计稳定放水量1000~1200m3/h,观测系统则尽可能利用井田范围内已完成的井上、下观测孔,约33个,包括L5-6灰岩观测孔、L1-3灰岩和奥陶系灰岩观测孔。试验采用大流量、大降深、非稳定流方法,放水试验时间包括水位恢复观测共15~20d。此次试验将对L5-6灰岩、L1-3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进行联合观测,充分暴露块断内L1-3灰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L5-6灰岩、L1-3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查明块断水文地质边界条件,计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预计矿井涌水量。同时,放水试验时L1-3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水位动态也将为深部开采的防治水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四)水文地球化学探查1.取水样地点和方法的要求为了建立不同含水层的水质判别标准,应在钻孔中或井下采取不同含水层的水样,即:二1煤顶板砂岩水、老窑水、L7-8灰岩水、L5-6灰岩水、L1-3灰岩水和奥陶系灰岩水。取样点的分布应尽量广泛,同一个钻孔的水质应定期化验,跟踪水质变化。这样所建立的判别函数更具代表性,不会因“特例”而出现不应有的误判。2.水样采取数量和测试要求奥陶系灰岩水水样:在新布奥陶系灰岩观测孔、原有观测孔及奥陶系灰岩供水孔中分别采取,观测孔中取样要求使用定深取样器,经洗孔后在孔内取一组水样,一部分做水质全分析,一部分做δT,δD,δ18O值的测定。二1煤顶板砂岩水和L7-8灰岩水样:在地面不同观测孔内分别取样,各取3组,做水质简分析。老窑水水样:在井下老窑水出水点分别采取,共取3组,做水质全分析。L1-3灰岩水样在井下放水孔中采取,各放水块段分别采取,共取3组,一部分做水质全分析,一部分做δT,δD,δ18O值的测定。3.放水试验时的水样分析要求在放水前3日内,于放水孔和观测孔采集简易水质分析样。当放水量达到最大且各观测孔水位基本稳定时,在所选孔中再取3组同位素水样,而当整个放水试验结束且观测孔水位恢复水位稳定时,再取最后3组水质简分析样和环境同位素样。水样的采取方法应按照部颁“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执行。(五)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煤层底板隔水层岩石力学性质是底板隔水层抗水压能力及带压开采理论计算的重要数据,因此,在地面观测孔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层位的岩样,做岩石力学试验。地面2个奥陶系灰岩孔及3个L1-3灰岩孔分别采取二1煤底板岩样,用以测定隔水层岩石力学性质,每孔取1组,每组18个岩样,共计5孔(组)。单孔岩样测试项目:密度:1块;容重:1块;抗压强度:3块;抗拉强度:3块;弹模与泊松比:1块;抗剪:6块;渗透性:3块。

7,建筑地质勘察需要哪些规范

如下: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⑤《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⑥《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做岩石试验时需要)⑦《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⑩《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⑾《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高层勘察需要用到)⑿《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勘察用到)⒀《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2012)
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做岩石试验时需要)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工程勘察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建设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强制性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要求;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符合美观、实用和协调的基本要求;注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重视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治理和施工的需要。编制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预算的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查明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各种岩溶洞隙的形态、分布范围、规模、埋深、围岩和岩溶充填物的性状,提出岩溶洞隙的处理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及规律,人孔开挖后渗水速率,建议施工降水的措施; 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及基础方案建议;提供桩基按两类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所需用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值。提供设计比较用的各种桩型的力学指标及其实施的可能性。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各项力学指标,探讨该工程采用浅基础的可能性。 5提供整治不良地质现象的地质资料、危害程度及建议。特别是涉及边坡开挖的稳定的评价报告,并有明确的判断、结论和防治方案。 6测试项目为:土样: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常规压缩试验、直剪试验。 7岩样:块体密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测试项目满足规范要求。

9,矿井地质报告中地质勘探类型探采对比怎样描述

就把采矿掘进中实际发现的地质情况,比如矿体产状、赋存状态、延伸情况、品位情况等等 和勘查阶段的报告资料做对比,来验证勘查的方法有效性及矿产的复变情况。
《矿井地质规程》第四章明确规定如下:第四章 矿井地质勘探第一节 勘探性质的划分第22条 由矿井建设开始,到开采结束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勘探,统称矿井地质勘探。按其目的之不同,分为矿井资源勘探、矿井补充勘探、生产勘探和矿井工程勘探等四类。第23条 矿井资源勘探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矿井资源勘探:1、延深水平或新开拓区,因无正式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而必须进行的勘探;2、因原勘探报告遗留有重大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勘探程度不足和发现地质构造形态与原地质报告有重大出入,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要求而必须进行的勘探;3、为扩大井田范围而进行的勘探。二、矿井资源勘探应根据所存在的地质问题和矿井采掘工程设计的需要而进行。应遵循的原则和必须达到的标准按《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执行。第24条 矿井补充勘探一、在矿井范围内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矿井补充勘探:1、因延深水平高级储量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不能满足设计需要而必须进行的勘探;2、根据矿井改扩建和开拓延深工程设计等要求而进行的勘探;3、对需要重新评定的可采煤层,为提高其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二、矿井补充勘探应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和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其勘探设计,应按附录二的要求编制。其勘探成果原则上要达到本规程第61条的要求。并于勘探竣工后3~6个月提出相应的补充地质勘探报告(内容见附录三)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第25条 生产勘探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生产勘探:1、在已开拓区内为查明影响工作面划分的地质因素,或为确定采煤方法以及找煤方向等而进行的勘探;2、在采区内为解决影响正常采掘和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的勘探;3、为探明采区范围内煤层可采性而进行的勘探。二、矿井生产勘探,应针对采区范围内存在的不同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其勘探设计和成果必须满足生产和安全的要求。勘探竣工后,应及时整理资料,根据需要编制专门的报告或说明书。第26条 矿井工程勘探是指矿井生产建设中根据专项工程的要求而进行的勘探。勘探施工前应编制专门设计,其成果必须满足工程的要求。勘探竣工后,应及时整理资料,根据需要编制专门的报告或说明书。

10,为什么做了地质勘察还要做施工补充勘察

目的是为了解决编制各个建筑物及其各个部分的施工详图时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利用各种开挖面和施工导硐进行,必要时还可布置专门性的平硐、大口径钻井以及现场试验等。为了提供各设计阶段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勘察工作也相应地划分为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对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要建筑物地基,尚应进行预可行性及施工勘察;对于地质条件简单,建筑物占地面积不大的场地,或有建设经验的地区,也可适当简化勘察阶段。扩展资料:施工补充勘察的作用:1、查明工程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评价其工程特性。查明基岩浅埋区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风化层厚度、破碎程度;2、查明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特性,并对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作出评价;3、查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暗渠、暗塘、地下障碍物、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甲烷等) 及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整治建议;4、对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法和降水措施提出建议,对开挖可能导致的岩土问题(如流砂、突涌等)进行预估,提供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所需的各种参数;5、结合场地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经济的基础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提供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以及相关的桩基设计参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勘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质勘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地质勘察
勘察阶段分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以及施工勘察。选址确定、临近有地层资料以及建筑物平面位置确定时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但详细勘察中勘察工作的布置是以点代面的(即以勘察孔推测整个场地地层分布情况),如场地内地层分布条件复杂可能会出现局部地段地层分布和详勘不一致,这时应有针对性的就行施工勘察。例如,设计根据详勘报告原本选用浅基础,但实际开挖情况不符,更改为桩基础,此时详勘报告里的勘察孔的深度、间距就不再满足规范要求了,必然需要进行针对桩基的施工勘察。
勘察的内容和目的不同。1、施工地质勘查是对整个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目的是为建筑选址及施工总体设计提供基础资料。2、超前钻施工勘察较少见,主要目的是为钻探方案设计提供分层岩土性质等方面的资料。3、桩基试桩施工勘察更是少见,其主要目的是对桩基极限承载力进行检测。
文章TAG:补充勘探按什么原则和规范设计补充勘探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